夜间
奇快中文网 > 回到战国当赵括 > 第223章 武信君的诗也太好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年代当然是有诗的,不然的话哪来的《诗经》?


        

只不过此时的诗词都还被视为文化之中的小道,并不像唐宋时期的诗词那么的繁荣,但也属于文人雅士们经常涉猎的一部分领域。


        

不仅仅是韩徐为,不少学宫的祭酒听到赵括这句话之后,脸色都有些古怪。


        

旁观的众多群众听到赵括的话之后同样也是窃窃私语。


        

“武信君居然还会作诗?”


        

“武信君不是长于军事吗,没想到在文化方面竟然也有造诣。”


        

“少拍马屁了,武信君又听不到!要我说啊,武信君其实就是附庸风雅罢了,水平嘛……哼哼,就那么回事。”


        

“也是。


        

之前从来没听说过武信君的任何一首诗,怕是他的诗作水平也便是打油诗而已。”


        

“你说武信君也太不自量力了,打油诗寻常在家写写可以,这可是学宫开山大典,在场汇聚的祭酒们更是天下学者精英中的精英,他在这里拿出他的打油诗,岂不是贻笑大方?”


        

“搞不懂,搞不懂。”


        

这些窃窃私语很快就扩散开来,并得到了大部分在场之人的同意。


        

论军事水平,在场这上万人加起来都不如赵括一个。


        

但若是论到作诗的水平……不客气的说,在场觉得自己铁定强过赵括的没有五千也有三千啊。


        

赵括既不是聋子也不是瞎子,所以大家的表情和话语他自然尽收眼底也听在耳中。


        

但赵括并不以此为意,而是一挥手:“许历,快让人把石碑给带上来!”


        

开玩笑,和穿越者比作诗?


        

你们简直就是在作死啊。


        

为什么要献诗?


        

这倒不是赵括想要装逼,而是因为赵括想在这个场合、在这些举世知名的祭酒学者面前秀一把自己的知识,让这些祭酒学者觉得“哇,原来武信君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文化人”,这样才能更好的拉拢这些祭酒学者们将来给自己造势。


        

否则的话,想要抄诗出名还不简单?


        

分分钟唐诗宋词五百首就安排上了。


        

赵括这些心思韩徐为当然是不知道的。


        

韩徐为的眼睛眨了眨,决心让赵括更加出丑一些,突然高声道:“老夫也曾经拜读过武信君的一些诗作,对于武信君的才气嘛……哈哈哈,那个,哈哈哈,是相当,佩服的!想必今天武信君献诗做贺之举,必定能够载入史册之中成为美谈啊。”


        

韩徐为特地在“佩服”两个字的时候加重了语调,让所有人都听得出来他说的是反话。


        

韩徐为打心眼里认定,赵括这种献诗之举会成为笑柄!有了韩徐为的话之后,众人的反应顿时更加热烈。


        

“完了,太师都这么说了,武信君作诗的水平必然惨不忍睹。”


        

“唉,武信君乃是我的偶像啊,为何会出此昏招?”


        

“你们说,武信君今日献诗自取其辱,是不是想要自污名声,好不重蹈秦国武安君白起功高震主的覆辙呢?”


        

说话间,一辆马车缓缓驶了过来,马车的车驾上用白布盖着一块石碑,显然这就是赵括提诗的石碑了。


        

就连荀况都有些不淡定了,先是朝赵括拱了拱手,干笑道:“多谢武信君赠诗!来人啊,把这块石碑带到后堂去,好好的供奉起来!”


        

荀况其实也觉得赵括作诗的水平必然不咋地,因此不想让赵括的诗作暴露在众人面前。


        

实在不行,到了后堂之后荀况自己写一首诗让人弄到石碑上去,对外就说是赵括写的!然而荀况的想法虽好,听在赵括的耳中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等等,本侯写诗就是要给大家一起看的啊。


        

就在赵括想要开口阻止的时候,韩徐为的声音率先响起:“不可!武信君的诗作大家从未见过,今日正是一起领略武信君诗作的好机会,怎能直接带去后堂?”


        

围观的群众们闻言也顿时鼓噪了起来:“对对对,现在就要看诗!”


        

“快把盖在石碑上的幕布揭下来!”


        

“我们要领略武信君诗作!”


        

荀况额头冒汗,他虽然是学宫大祭酒,但韩徐为的身份显然比荀况要高得太多,荀况只好向赵括投去求助的眼神。


        

然而赵括丝毫不慌,十分淡定的朝着荀况点了点头。


        

荀况心中无奈,只能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把石碑抬下车吧!”


        

十几名赵括的护卫一拥而上,七手八脚的将沉重的足有齐人高的石碑抬下了车。


        

韩徐为看着这般情形,不由捻须而笑。


        

没想到就是帮太后跑个腿,居然也能看到武信君出丑的一幕,今天真是太赚了!一想到这里,韩徐为不由转头看了身边的赵括一眼。


        

赵括一脸平静和淡然,坐在那里四平八稳。


        

韩徐为心中不由一声冷笑:“这个时候了还和老夫在此装模作样,等会看你如何在众人面前出丑!”


        

在无数双目光的注视下,石碑稳稳的立在了地上,同时上面的幕布也被揭了下来。


        

上面写着四句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空气一下子变得无比的安静。


        

所有人都静静的着看着这四句话,被这四句话之中所透露出来的气势给震惊了。


        

有人喃喃的开口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何等高尚的节操?”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又是何等惊人的志向?”


        

就连荀况也吃惊无比的瞪圆了眼睛,反反复复的看着这四句话,心中无比震惊。


        

荀况和赵括接触也不算少,对赵括也是极为佩服和欣赏,因此才让门下两个得意弟子李斯和韩非都跟在赵括身边为臣。


        

然而此刻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突然发现,自己对于这位武信君的了解还是太少,太浅薄!能写出这样四句话的人,他的目光早已经不局限在赵国,甚至不局限在这华夏,而是放眼全世界,是继往开来,是承上启下,是真正的心怀天下!突然,有一名士子无比激动的叫了起来。


        

“好!”


        

人群终于回过神来,瞬间爆发出了犹如雷鸣般的喝彩声。


        

“好,实在是太好了!”


        

“武信君当为天下第一诗人!”


        

“见此四句,不枉此生!”


        

荀况深吸一口气,上前朝着赵括深施一礼:“荀况谨代表学宫上下所有人,谢武信君赠诗!”


        

而在赵括的身边,赵国太师韩徐为已经完全呆滞住了。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