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大唐扫把星 > 第449章 我去寻懂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唐扫把星正文卷第449章我去寻懂王贾平安刚到值房外,就听到里面有动静。


        

“还敢不敢胡说八道了?”


        

这声音怎地有些气急败坏的意思呢?


        

“阿翁,大屁股真的好。我先前还问了许敬宗,他说每日看着美人就精神抖擞,每日挂念着美人就不会觉着老……阿翁,你看你成日就挂念着别人,那何不如挂念美人。”


        

砰砰砰砰砰砰!


        

一阵暴打。


        

李敬业这娃真的是头铁,为了自己祖父的身体操碎了心。


        

“英国公。”


        

贾平安轻声说着。


        

门开了,李敬业若无其事的出来,“兄长请进。”


        

李勣看着很糟糕,右手竟然在微微抖动,可见被反震力伤害不浅。


        

贾平安冒出一个念头:难道李敬业的抗击打能力就是这么炼出来的?


        

随后坐下,贾平安问了南诏之事。


        

“就算是没有铜钱,大唐用布匹也使得,可那里靠近吐蕃,若是大唐能把六诏人马集结起来,那就能从另一个方向牵制吐蕃。”


        

原来李勣不是看中什么铜矿,而是瞄着吐蕃的菊花去了。


        

贾平安不禁汗颜!


        

“那朝中为何反对?”


        

李勣看了他一眼,“你难道不知?”


        

贾平安笑道:“说是太远了些,不好掌控。”


        

李勣点头,“可此事若是做成了,以后数十年就能源源不断的袭扰吐蕃。”


        

这便是长期战略,老李果然是不凡。


        

“那铜矿怕是假的吧?”


        

李敬业突然说了一句。


        

李勣缓缓看着他,眼中全是欣慰之色。


        

我的崽,你竟然变聪明了。


        

“你是如何想的?”


        

就像是每一个父祖那样,李勣恨不能把李敬业的脑子剖开,看看他是否从此刻起脑回路就正常了。


        

李敬业理直气壮的道:“若是有铜矿,南诏那些人还不得自家开矿,自家挣钱?”


        

这也行?


        

这个逻辑思路堪称是毫无破绽。


        

李勣频频点头,很是欣慰。


        

但贾师傅却知晓李敬业错了。


        

南诏那边局势复杂,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其它五诏都和吐蕃眉来眼去的,唯有南诏靠拢大唐。双方就利用这两股势力来隔空争斗。


        

云南那地方的铜矿不少,所以此次南诏使者说寻到了铜矿应当是真的。


        

但他们透露此事的动机却不纯。


        

老李瞄着吐蕃去的战略想法没错,宰相们觉得那地方是个泥潭也没错,这一点后来就被证明了,大唐征伐南诏死伤惨重,堪称是雪上加霜。


        

贾平安和李敬业出去。


        

“兄长,先前阿翁看着有些阴郁。”


        

李敬业虽然没心没肺,但对祖父却很有感情。


        

老李竟然会阴郁,那便是今日被褚遂良等人一番‘英国公老迈,不堪重用’的话给激怒了。


        

此事要想解决,唯有从使者那里着手。


        

“我去寻懂王,你自去。”


        

“什么懂王?”


        

“呃!就是个人。”


        

贾平安去了鸿胪寺的驻地。


        

“朱少卿可在?”


        

一个小吏说道:“朱少卿和南诏使者在谈话。”


        

好机会!


        

贾平安目光转动,见一间屋子外有人把手,就知晓谈话的地方就在那里。


        

“就说有事,请朱少卿一见。”


        

小吏淡淡的道:“抱歉了武阳伯,和使者谈话要紧,谁来了朱少卿都没法分身。”


        

贾平安提高了嗓门,“朱少卿。”


        

什么使者不使者的,当初他和朱韬见外藩使者时可是随意的很。


        

小吏变色,“武阳伯请便!”


        

这是逐客令,再不走就赶人了。


        

门打开了,小吏惶然,“朱少卿,我没能阻拦武阳伯。”


        

“你不必说,我知道。”


        

懂王出来了,微笑道:“武阳伯何以教我?”


        

外交是一个很专业的职业,懂行的人惺惺相惜的那种感觉外人很难揣测。


        

贾平安看了里面一眼,低声道:“先前我听闻朝中为了南诏铜矿之事发生争执,正好我知道些事……”


        

你想屁吃!


        

一同出来的几个官吏看了贾平安一眼,觉得这人真是异想天开。


        

“是何事?”


        

“铜矿之事。”


        

朱韬点头,“如此请武阳伯也来说说。”


        

几个官吏一脸惊讶,“朱少卿,这是我鸿胪寺之事。”


        

这些人维护部门利益的姿态无可挑剔,可懂王却是个外交狂热份子,就喜欢和专家研究这些事儿。


        

“你等不必说,我知道。”


        

懂王蛮横的打断了麾下官吏的抱怨,请了贾平安进去。


        

里面坐着一个穿着大唐服饰的年轻男子。


        

“这位是逻盛炎,南诏首领细奴逻之子。”


        

逻盛炎起身拱手。


        

“这位是武阳伯贾平安。”


        

贾平安拱手。


        

随即坐下。


        

上次贾平安和朱韬联手坑了新罗和倭国人,堪称是配合完美。


        

所以此次朱韬颇为期待,他使个眼色,示意贾平安上。


        

逻盛炎看着很是从容,可见深得细奴逻的喜爱。


        

对付这等人,最好的法子……


        

“大唐听闻其它五诏和吐蕃人眉来眼去,对南诏多有侵犯,陛下对此很是不满。”


        

这一番话简洁有力,一下就让逻盛炎打起了精神。


        

朱韬看看麾下官吏,暗示他们学着些。


        

“多谢大唐陛下的关爱。”逻盛炎对贾平安不由的多了好感,“其它五诏经常袭扰南诏,可南诏为了大局,常常选择了息事宁人。时日久了,那些人竟然觉着南诏可欺,竟敢起兵来攻打。”


        

要对他表示关切,让他感受到关爱!


        

贾平安的目光中多了同情之色,“可惜大唐远离南诏,否则陛下一声令下,大军朝发夕至,灭此朝食不过是易如反掌。”


        

这话看似同情,可一开始就把大唐出兵相助的可能性断掉了。


        

这手法运用的堪称是娴熟。


        

这人真以为我们想要援兵?果然是个蠢的。逻盛炎一脸遗憾,“若是如此,那真是让人遗憾。若是大唐能出兵……哎!”


        

咦!


        

不对啊!


        

贾平安一看他的模样就知晓此事怕是有些蹊跷。


        

若是他此来是求援兵,那就说明南诏的局势岌岌可危了。可他看似遗憾,却不见焦急……


        

我且试探一番。


        

贾平安突然说道:“我才将想起,大唐在西南也有不少军队,若是……”


        

他一边说,一边装作是不经意的看着对面。


        

逻盛炎的眼皮子跳了一下,嘴唇紧抿。


        

这是紧张之意。


        

他紧张什么?


        

紧张大唐派出军队去南诏。


        

小子,演技不错啊!


        

贾平安笑道:“若是南诏需要,大唐可出兵。”


        

你说这话也不怕被收拾?


        

那几个官吏都看了朱韬一眼。


        

出兵与否不是鸿胪寺能决断的,更非贾平安所能干涉。


        

此刻他说什么出兵,回头朝中反对,他自己倒霉也就罢了,我鸿胪寺何辜,也跟着被处置。


        

朱韬在看着逻盛炎。


        

他发现逻盛炎的眼中有些焦躁。


        

这人竟然不耐烦了?


        

“大唐既然在西南兵力不多,南诏咬牙也能自己坚持。”


        

他竟然拒绝了?


        

那几个官吏心中一紧,接着就是怒火。


        

好你个小子,求援兵为假,这是想要资源吧?


        

小贾果然是外交人才,若是能跟着我磨砺几年,定然能成为鸿胪寺的后起之秀。


        

朱韬不禁微微颔首。


        

贾平安又坚持了一番,逻盛炎竟然冒汗了。


        

“那铜矿在何处?”


        

贾平安突然来了个话题大转折。


        

逻盛炎下意识的道:“就在南诏。”


        

好!


        

落实一件事了。


        

“吐蕃可有举动?”


        

我怎么就说出来了?


        

逻盛炎有些懊恼,“吐蕃时常蛊惑其它五诏袭扰南诏。”


        

朱韬嘴角微微翘起,心想这便是最有价值的消息!


        

吐蕃蛊惑其它五诏,说明他们并没有从西南发动进攻的能力,只能让那五诏来牵制住南诏,从而保住自己的菊花。


        

贾平安微笑道:“贵使远来,可在天台山上转转。”


        

逻盛炎此刻心中有些乱,起身道:“武阳伯好似对南诏有敌意。”


        

这是失落之后的无能之怒!


        

贾平安淡淡的道:“贾某守的是大唐的利益,南诏若是大唐的朋友,那么自然能感受到大唐的善意。”


        

逻盛炎再度失去了分寸,“南诏为大唐挡住了吐蕃人,只是要些兵器钱粮罢了,为何不给?”


        

小王子的脾气发作了?


        

朱韬心中暗喜,心想我就等着你发脾气才好说话。


        

他板着脸,“南诏那边如何大唐不得而知,就算是要给兵器钱粮也得朝中商议。如此贵使且去歇息,我这里自然会把今日的话禀告朝中。”


        

逻盛炎拱手,“我一路疲惫,失了分寸。”


        

逻盛炎先前一直很淡定,甚至是矜持,可此刻却低头认错……


        

众人的目光转向了贾平安。


        

就是他的一番话,让逻盛炎进退失据!


        

逻盛炎被带去歇息,朱韬笑道:“如今你等可知我对武阳伯为何颇为看重了吗?”


        

一个官员起身,“武阳伯一番话看似不经意,可仔细一想,他先是说了陛下对其它五诏的不满,逻盛炎听了定然觉着贴心,心神放松。随即说了大唐不便出兵的缘由……那时武阳伯就在观察逻盛炎了吧?”


        

贾平安点头。


        

官员笑道:“果然,我在侧旁观,发现武阳伯在观察逻盛炎的神色,于是我也仔细看了看,发现逻盛炎竟然嘴角放松……”


        

外交是一门极为细致、细微的行业,一个表情,一个口头禅都能成为研究的对象。


        

“这说明南诏压根就不想大唐干涉六诏之事!”以后南诏就仗着大唐的支持,最终在玄宗时一统六诏,成就南诏国,大唐的西南从此就多了一个大敌。这也是外交失败的典型案例!


        

“这说明一件事。”贾平安笃定的道:“在南诏的眼中,先借助大唐稳住局势,等时机成熟之后,就出兵一统六诏。”


        

这个判断让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所以武阳伯就再度提及了出兵之事,确定了南诏求援只是个借口。”官员赞道:“逻盛炎心神失守,随即武阳伯一问铜矿之事,他便下意识的说了出来。如此,南诏利用铜矿诱使大唐出兵的判断可以休矣!”


        

朱韬惬意的道:“原先朝中和鸿胪寺的判断是南诏想用铜矿的消息来诱使大唐出兵,如今看来却不是。那么他的目的就一目了然,是以此为由要兵器钱粮。”


        

多亏了贾平安!


        

贾平安起身告辞,众人一改先前的怠慢,起身相送。


        

随即朱韬进宫。


        

“竟然不是诱使大唐出兵?”


        

这个判断让李治不禁冷笑,“看来南诏心思不纯,空口白牙就想拿了大唐的好处。”


        

“朱卿辛苦了。”李治对朱韬此人还是很满意的,此事后就更满意了。


        

“陛下,此事乃是武阳伯问出来的,臣不敢居功。”


        

陛下,把武阳伯弄来鸿胪寺吧,我亲自带他!


        

朱韬眼巴巴的看着李治。


        

竟然是他?


        

李治想到了当初贾平安坑了新罗使者的事儿,就摆摆手。


        

朱韬却梗着脖子道;“陛下,武阳伯乃是外交之才,当来鸿胪寺。”


        

李治不禁笑了,“此事朕自然会斟酌。再有,今日之事暂且守密,不可外说。”


        

再啰嗦就是逼迫帝王。


        

懂王遗憾告退,但却不知道皇帝为何要封锁这个消息。


        

李治看着他出去,叹道:“贾平安当初设计让倭国疏离了新罗,朕当时觉着乃是手段。可上次去漠北时,他能安抚同罗部,这看似手段,但却离不开对那些部族心思的洞察。其后劝了突厥部族举族归附,这便是外交手段……看来朕往日却是小看了他。”


        

王忠良谄笑道:“再多的才,也只是陛下的臣子,任由陛下差遣。”


        

李治看了他一眼,“你懂什么?”


        

原先他觉得贾平安就是一把刀,他能用,也能毁掉的一把刀。


        

可如今看来这个年轻人不只是刀,为官做事的能力也不差。


        

刀和臣子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


        

看来,朕要重新审视一番这个年轻人了。


        

但他有自己的手段!


        

“记得武媚那边在操持贾平安的亲事,朕这里出几件玉器,让她妥善赏赐。”


        

王忠良去了。


        

李治走出宫殿,微微眯眼看着天空。


        

“南诏……小小的地方,竟然也敢和朕玩弄手段吗?谁给他们的胆子!”


        

第二日的朝会。


        

褚遂良看着李勣微微一笑,“英国公昨日可想清楚了?”


        

昨日李勣在南诏之事上和他们意见相左,褚遂良顿时就引领着那些人展开了围攻,一番话让人举着老李已经不堪重用了。


        

这便是软刀子杀人。


        

李勣老糊涂了,经常出些馊主意,误国误民……


        

真要形成这样的舆论态势,老李哪还有脸面为官?


        

李勣看了他一眼,起身道:“陛下,臣昨日归去仔细琢磨了许久,以为南诏之事不可轻视。”


        

就这?


        

褚遂良的嘴角微微翘起。


        

“朕也以为如此!”


        

咦!


        

——————


        

皇帝为何赞同了他?


        

褚遂良不解。


        

“臣以为南诏那边铜矿当为真。”


        

褚遂良马上驳斥道:“可南诏势力纷杂,去采矿弄不好就会引发不测,到时候西南糜烂,你英国公去安抚吗?”


        

“褚相可知南诏的心思吗?”


        

李勣含笑问道。


        

“不外乎就是想借着铜矿之事来诱使大唐出兵罢了。”


        

这是宰相们的判断。


        

小贾昨日可是送来了消息……李勣冷冷的道:“大唐出兵,南诏难道能自安?他们难道就不担心大唐顺手把南诏给灭了?”


        

这事儿老东西们干得出来,连长孙无忌都认真考虑了这个选项。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唐,不管臣子们之间有什么纷争,当涉及到外部问题时,动辄灭国的议题最受欢迎。


        

“那他们为何求援?”褚遂良冷笑。


        

“大唐在西南的兵力不足!”李勣说道:“所以使者知晓自己开口求援必然会被拒绝,可他们随即就能退而求其次,要兵器钱粮。”


        

李治幽幽的道:“大唐拒绝了出兵的请求,那么再拒绝这些就显得不近人情。这手段却是不错。”


        

这……


        

褚遂良一怔,“此事可有验证?”


        

“让朱韬来。”


        

少顷朱韬来了,一番话说的褚遂良心中一冷。


        

老夫昨日以此批驳李勣,此刻……


        

李勣温润君子,想来最多是讥讽吧?


        

褚遂良心中一松。


        

李勣起身,缓缓侧身看着他,“朝中同僚政见不同常有,解释了就是,说清楚了就是。可褚相却动辄以同僚老迈不堪为由,一心想把老夫挤出政事堂。”


        

这是撕破脸了。


        

李勣一番话,直接把褚遂良的心思揭破。


        

小圈子要搞李勣,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儿。但搞就搞了,大伙儿在暗中交手就是,谁会说出来?


        

李勣!


        

他眼神凌厉,恍如利剑般的盯着褚遂良,“敢问褚相,昨日你说老夫老迈不堪,那今日你又如何?”


        

你说我李勣老迈昏聩,可今日验证了老夫的判断没错,那错了的你是什么?


        

“陛下,臣以为褚相老迈多病,当回家休养。”


        

长孙无忌眼中利芒闪过,看了李勣一眼。


        

李勣冷笑,却寸步不让。


        

怎地,就许你等对老夫喊打喊杀,老夫就不能反击?


        

“陛下,老臣身体强健。”褚遂良起身,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体强健,还举手原定转了一圈。


        

“陛下,褚相从长安骑马来此,精神奕奕,可见身体康健。”


        

“昨日臣还和褚相打赌,说是过几日寻个地方打马毬。”


        

瞬间支持褚遂良的声音占据了主流。


        

李勣拱手,“陛下,臣以为当派出使者去南诏,仔细查探。”


        

大伙儿不是在互相捅刀子吗?你李勣怎么转向了?


        

李治颔首,“英国公此言甚是,此事便交给你去斟酌。”


        

你们还在玩小圈子的时候,我李勣想的却是国事。


        

这一个转弯转的太漂亮了。


        

褚遂良神色怅然,知晓自己此次算是丢人了。


        

“臣妄言了。”褚遂良请罪。


        

晚些等宰相们出去,沈丘悄然出来。


        

“昨日你给英国公说了此事,他如何反应?”


        

沈丘说道:“英国公有些高兴。”


        

李治点头,良久才幽幽的道:“他是个聪明人。”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