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七十七章 有魂的军队,不死!不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S:感谢书友“风采狂人”、“帝国未来”的打赏。


        

看着将士们齐齐向吴争单膝跪下,“愿为大人效死命!”


        

这种不约而同的宣誓,让吴争与陈胜惊讶地对视。


        

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在二人的心中荡漾。


        

他们都强烈地意识到,眼前的这支拼凑的队伍,经过这场烈火煅炼,已经有了精锐的模样。


        

不仅如此,五百八十七条汉子中的每个人,有着对胜利的渴望。


        

有着对鞑子的愤恨和敢战不畏死的勇气。


        

因为它有了灵魂,不,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军魂。


        

有魂的军队,不死!不灭!


        

……。


        

当捷报传到绍兴府时。


        

朱以海带着愿意追随他转进的官员们已经离开,去了码头。


        

留下的人都震惊了,这捷报,没有人信。


        

张国维不信。


        

钱肃乐不信。


        

哪怕是张煌言,也不信。


        

千余人步兵,以不足六百人的伤亡,全歼一千鞑子骑兵?


        

从清军南下之后,大明就没打过几个胜仗。


        

掰着手指都能数清的胜仗中,哪个不是伤亡比鞑子还高一二倍?


        

这不是胜利,是奇迹!


        

可奇迹还会出现在大明头上吗?


        

与张国维等人不同的是,朱媺娖一听到捷报就流泪了。


        

她信!


        

就算捷报传来说的是,吴争率军打过了钱塘江,她也信!


        

信任是一种感觉。


        

有条件的信任不叫信任,叫服从。


        

无条件的信任才是真正的信任,也叫盲从。


        

盲从不是个贬义词,它是中性词。


        

从贬义上,可以解释为愚忠。


        

从褒义上,可以解释为寄托。


        

朱媺娖不是对吴争盲从,更不可能是愚忠。


        

那就只有是心灵寄托。


        

她信任这世间还有力挽狂澜的勇士。


        

她信任明人终究可以战胜鞑子。


        

她相信大明可以浴火重生。


        

如果连这一丝信任都不存在了,朱媺娖不知道自己为何还要活着。


        

活着还不如死了。


        

……。


        

听到捷报传来时,朱以海正在登船。


        

听完捷报,朱以海的脸色非常地复杂。


        

复杂到可能用瞬息万变来形容。


        

随他登船的官员的脸色也非常地复杂。


        

但他们随即用最恶毒的词来攻击吴争。


        

“谎报。”


        

“对,一定是谎报。”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该不会是杀良冒功吧?”


        

“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就是没带过兵的人都知道,这不可能。”


        

“殿下,当治吴争谎报军情之罪。”


        

“对,此风万万不可长。不仅要治吴争谎报之罪,还要连坐吴家,以敬效尤。”


        

人声鼎沸之时,有个声音轻轻地说道:“可万一要是真的,殿下还转进吗?”


        

这声音很轻。


        

轻到面对面或许都听不清。


        

可这声音一出,所有声音都停止了,整个码头和船头,都寂静一片。


        

一切鼎沸的虚枉,抵不过一滴真实的清冷。


        

所有的目光都在看着朱以海,仿佛只有朱以海的威望才能印证他们的揣测。


        

朱以海是真不信,真不愿意相信。


        

他愤怒,愤怒自己为何不再等等,等到捷报传来,然后大声对凯旋将士说,孤与你们同在!


        

愤怒这些官员为何不给自己找个台阶。


        

甚至愤怒吴争为何要打这个胜仗,让自己下不来台。


        

朱以海尴尬地站在船踏板中间,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官员们愣愣地看着朱以海,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此时,一名传令兵急马而来。


        

“报……禀报监国殿下,奉廖千户之命,向殿下禀报,梁湖卫所已经将十车鞑子人头送至王府门前,廖千户请示殿下,该如何处置?”


        

所有人的脸色顿时变得尴尬至极。


        

特别是刚刚用言词攻击过吴争的官员,更是将头低得不能再低。


        

朱以海仰头看了天空许久。


        

他不是在沉思,也不是在思考怎么处置鞑子人头。


        

他是在等人给他搭个梯子,好体面地下来。


        

可就是没有人为他搭这阶梯子。


        

朱以海心中暗叹,眼前这些蝇营狗苟之辈,真不如张国维等老臣。


        

朱以海终究腆着脸,吐出两个字,道:“回府。”


        

……。


        

胜利的消息传得很快。


        

从始宁镇出发,到绍兴府不过七、八十里路。


        

沿途村子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们涌出来,以家中本已拘紧的粮食、瓜果,来犒劳这群尚未从悲恸中过出来的勇士们。


        

热烈而赤诚的民心,洗去了将士心中的哀恸。


        

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者,被乡亲扶着,站在几个倒扣竹萝搭起的“高台”上,用他暗哑而苍老的声音,在朗诵着他手中,不知道是哪个落第秀才撰写的骈文。


        

反正吴争是听不懂的。


        

身后那些五大三粗的汉子们,也肯定不懂。


        

可这不妨碍将士们用心去感受这种荣耀。


        

虽然简陋、粗糙,可,赤诚。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八个字的意思,吴争知道,可从未尝到。


        

今日算是真正体会到了。


        

有个刚过花甲之年的老汉,拉着行军队伍中的每个人在问,“小哥可有娶妻,老汉家中有两个未出嫁的孙女,愿许于小哥为妻。”


        

将士们都微笑着在摇头,没有人停下来。


        

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就算象周大虎手下那三十几个波皮混子,也在摇头。


        

若在一天之前,不用老汉招呼。


        

可现在,经过这一场血战,他们发觉自己不一样了。


        

他们懂得了责任。


        

再一场这样的恶战,自己就会死去。


        

何必去牵累无辜?


        

去祸害同饮一江水的乡亲父老姐妹?


        

吴争一直在笑,没有派人去阻止。


        

他的注意力一直在那十辆板车上。


        

十辆装载着鞑子人头的板车,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构成很复杂,上面有烂菜邦子、碎砖破瓦、石头朽木。


        

民心可用啊,吴争与陈胜相视一眼,会心地笑了。


        

五百八十七条汉子,在到达绍兴府的时候。


        

身边已经聚集了数千的百姓。


        

沿路百姓不仅迎,而且送。


        

王府门前的大操场上,兴国公派来增援的三千明军,脚前脚后的到达。


        

明军将士纷纷转头看向这群“乌合之众”。


        

眼神中有着羡慕和嫉妒,但更多的是敬佩。


        

以相同兵数,全歼来犯之敌,已是不易。


        

而以步兵全歼骑兵,这就惊艳了。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