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博洛败李自成、平河南、破潼关、取西安,之后,连续攻克常州、苏州、杭州,克嘉兴,徇吴江,大破明将吴易军队,攻下江阴。


        

以功受封平南大将军之职,可谓风光无限。


        

可就在不久前,他与他的主帅多铎,却在杭州遭受了滑铁卢,六万大军中,五万明军降军临阵叛反,使得多铎不得不选择撤退转进。


        

由此带来的后果,让清廷几乎失去了对杭州及以北数府的控制权。


        

朝廷申饬已至,多铎的压力很重,已经经受不起再一次失败了,如果再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兵败,多铎和自己恐怕就得回京述职了。


        

所以,博洛很理解多铎现在所虑,能不战而下是最好的结果,真要死磕,就算胜了,恐怕在朝廷看来,也是失败。


        

因为多铎所领三万大军,只有六千人是多铎的嫡系,其余人马是从原本应该进攻福建的孔有德征南大军中借调而来的。


        

如果折损严重,就会影响进攻福建的战略目标,这个责任,就算多铎也负不起。


        

驻囤北门,困住驿亭守军,然后逼降,博洛并不认为多铎此举是错误的。


        

可世事难料,总会有一些巧合。


        

无巧不成书嘛。


        

就在博洛率骑兵到达北门外时,远远看见了一支明军向西门方向而来。


        

驿亭有三门,南、北、西,东面临白马湖,无门也无路。


        

连接上虞官道的就是西门。


        

来的这支军队,就是朱以海、张国维、钱肃乐等人所领的绍兴府最后二千近卫军。


        

但这支军队绝不止二千人,有七、八千人。


        

其中五、六千人,是钱肃乐等人这些天在绍兴府各县刚刚征召起来的精壮。


        

驿亭要隘太小,城墙太矮,几里的间隔,从北门可以清楚地看清西门的情景。


        

博洛在发现明军援军之后,本能地下令骑兵狙击这支明军援兵。


        

双方就这么不期而遇地在驿亭要隘以西几里地暴发了一场遭遇战。


        

说是遭遇战,是因为这七、八千明军没有一触即溃。


        

反而,打得是有板有眼。


        

这就奇怪了,什么时候明军的战力变得这么强大了,七、八千步兵,其中还有大部分是刚征召的民夫,如何能对抗得了博洛所率八旗骑兵呢?


        

就算是七、八千明军精锐,恐怕在五千精骑的突击之下,也只有溃败的份。


        

可事实上,明军确实挡住了博洛骑兵,不但挡住了,还打得进退有据,攻守俱备。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


        

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


        

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


        

十四年夏,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


        

张国维为人宽厚,深得当时士大夫心。


        

虽说是文人出身,可时值国难当头,也有十载领兵经历。


        

关键在于,张国维人虽随和,可底线从无碰触。


        

之前鲁王朱以海监国时,越国公方国安叛降清廷,率军回击绍兴府。


        

张国维闻知,回家召二子问其生死态度,长子张世凤即表示决不偷生,次子张世鹏应答稍缓,张国维即以石砚掷击。


        

张世鹏泣对,“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


        

张国维听后,夜里穿戴衣冠,向母诀别,从容赋《绝命书》三章,又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勿贻大母死,使吾抱恨泉下!”


        

后来绍兴府因吴争派军回援及时,加上方国安所部半路哗变,绍兴府才转危为安,可这三章《绝命书》却因此而流传开来。


        

时人都知道,张国维张尚书的铮铮铁骨。


        

面对与敌骑兵的聚遇,张国维迅速控制了军队的指挥权。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随行朱以海如今只是一个藩王爵位,挂了个参政之名。


        

张国维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诸般官爵,其地位已凌然于朱以海之上。


        

尚且以兵部尚书掌控指挥权,更是无可指责。


        

张国维接手军权的第一道令,就是让大军迅速向道路两侧散开。


        

这道命令,就是明军可以抵挡鞑子骑兵的关键。


        

江南多河流,更多水田,这一路行来,怕是找不块旱田的。


        

水田,顾名思义,自然是田中积水,人踩下去,那就是“咕唧”一声,直没膝盖,就更不用说是千斤重的战马了。


        

张国维的这道命令,拯救了这七、八千明军,彻底抵消了鞑子骑兵的优势。


        

将一场本该是铁血的遭遇战,愣是打成了一场农夫在田中的群殴。


        

瞧那场景,鞑子骑兵战马深陷泥沼,百驱不得脱身,被明军的箭矢射得是狼狈不堪。


        

但鞑子反应也快,既然追不上,那么干脆就立在原处射箭,这可以他们的强项。


        

于是,明军开始出现大量伤亡。


        

张国维随即下令,往后撤退百步,脱离鞑子的有效射程。


        

刚征召的五、六千壮丁,那可是田里的能家好手,在水田里奔跑,可比鞑子轻泛多了,他们迅速脱离至百步外。


        

这样,局势又稳定下来。


        

博洛一看这样下去不对劲,自己就象被捆住手脚的巨人,使不上劲,于是他下令,全军后退至官道。


        

这个命令确实解决了鞑子骑兵面临的被动,可同样鞑子也无法再对明军起到威胁。


        

双方就这么遭遇、交战,然后迅速脱离,僵持起来。


        

明军立在水田里,鞑子站在官道上,双方虎视眈眈对视着,如果目光能杀人,估计早已尸横遍地了。


        

但相对来说,博洛的压力更大,前面说过,他是知道多铎所承受的压力和心中意图的,博洛知道,如果放任这只明军进入驿亭要隘,那么驿亭的防守力量会更强。


        

多铎强攻,就会遭受更大的伤亡。


        

博洛很清楚,必须将这支明军消灭。


        

同时,博洛在刚刚的交战中,已经清楚地看到这支明军里有引起人不一样,有许多绍兴府小朝廷的重臣,还有一个从衣饰上看可能是王爷,而如今绍兴府唯一的王爷就是朱以海。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