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选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宋安踌躇难决的时候,舟山水师终于进入了曹娥江水域。


        

可水师毕竟是水师,火炮射程也远没有到可以射击二、三十里之外。


        

此次率军前来的水师副总兵张名振,果断下令,水师一千六百人登岸增援瓜沥。


        

这个早晨,两地百姓,传来了义军占领绍兴城的消息。


        

绍兴城与瓜沥之间,仅隔数十里地。


        

只是因为中间隔着瓜沥清军,这消息才迟到了几个时辰。


        

也就是说,宋安是最早得到正确消息的明军。


        

这让宋安与张名振不再犹豫,下令全军强攻瓜沥。


        

一攻之下,瓜沥清军仅支撑了一个半时辰,便哄然崩溃。


        

宋安和张名振告别,率军直奔绍兴城。


        

这场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或许,就算宋安不攻,清军也有了去意。


        

甘心成为孤军的军队,终究不多。


        

瓜沥三千清军,至少有一半是被俘的,不准确地说,是投降的。


        

这也是近三年中,投降比例最大的一支成建制清兵。


        

……。


        

战斗其实有两种。


        

有一种是佯攻,以佯攻去试探对方的虚实、兵力配置,然后确定一个点或者面进行突破,使得敌方阵线崩溃。


        

这种攻大都是正正经经地排兵布阵,所谓以正合。


        

一种是强攻,一旦开始就是实攻,不死不休。


        

这次吴争选得是第二种。


        

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你死,要么我死。


        

为何要如此决绝?


        

吴争不得不决绝。


        

如果突破山外清军速度不够快,那么距离只有百里的嵊县博洛部清军就会赶到。


        

到时,自己将陷入南北夹攻的困境。


        

所以,要么不打,打就决绝。


        

幸存的骑兵,被吴争“残忍”地推倒了前方。


        

他们是吸引清军箭矢的靶子和打出一条通道的前驱。


        

简单地说,就是炮灰。


        

出发前,钱肃典对吴争说,“如果有一日,我军光复顺天府,请大将军务必来钱某坟前告知。”


        

吴争干脆地回答,“好!”


        

骑兵如同脱手的箭,以一种极限地速度,对已经布下栅栏的清军阵地发起了悍然冲锋。


        

面对密集的箭矢,不断有骑兵中箭落马。


        

但,这不是骑兵面临最大的威胁。


        

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一人高的栅栏和栅栏上斜指向天的削尖了的木桩头。


        

战马稍有不慎,便会连人带马被扎穿,成为一串人肉糖葫芦。


        

但这样悍不死的突击,确实吸引了清军最大部分的注意力,正确的说,不是吸引,而是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到骑兵身上,因为骑兵挺进的速度太快。


        

事实上,步兵是与骑兵一起发起冲锋的。


        

一里的距离,骑兵已经在越过栅栏时,步兵才跑了不到一半的路。


        

吴争的心,在滴血!


        

距离太近,可以清晰地看到骑兵从马上摔落,可以清晰地看到清军如林的长枪将骑兵的身体扎穿,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没有了骑士的战马,以惯性沉重地砸翻挡在它前面的清军,形成一个个“坑”。


        

步兵,还在路上!


        

几乎以近半折损的代价,越过栅栏的骑兵,面对的是清军的如林长枪。


        

这个时候的战损比例,已经扭转。


        

依旧保持着速度的骑兵,哪怕是死,也能拉上几个垫背的。


        

就算骑士就扎穿,战马依旧还在奔驰,无数的清兵被撞飞。


        

如果从天上看下去,骑兵经过的地方,就是一条条深色的通道,如同被犁过一般。


        

此时,步兵开始接近。


        

被骑兵撞出一条条缝隙的清军开始合拢,他们不再去理会已经突入腹心的骑兵,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威胁来自于骑兵身后的步兵。


        

这是一场决战,虽然双方参战人数并不多。


        

但不死不休。


        

战后打扫战场时,吴争发现一度以为阵亡的钱肃典,正仰躺在地上,望着天空。


        

吴争问道:“后悔了?”


        

钱肃典答道:“嗯。我后悔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死去。”


        

说完这句话时,两行泪水从他的眼角划落。


        

骑兵营,幸存者二十七人。


        

吴争从绍兴府北伐,骑兵营最盛时达到五千之众。


        

此战之后,几乎尽没。


        

……。


        

胜利的天平摆动,许多时候,皆起因于一朵微弱的浪花。


        

面对着绍兴城,一名不起眼的屠夫,造成的一个小小意外。


        

吴争、陈胜乃至宋安有了各自不同的解读。


        

解读都与实际不合,但他们都读出了相同的一点,那就是抓住机会。


        

三个方向,选择了相同的反应,那就是把小意外变成大意外。


        

撕裂它,直到变成足以置清军于死地的大伤疤。


        

于是,胜利的天平开始摆动,它选择倒向吴争这边。


        

多铎没有慌乱。


        

胜败乃兵家常事。


        

经历过无数战场的将帅,绝不会因一时得失而慌乱。


        

也绝不会因失败而慌乱。


        

但多铎很愤怒,愤怒于老天不帮他。


        

这种失败,不是来自于指挥失误,也不是来自于士兵不够勇猛,而是上天不帮他。


        

天意如此,非战之罪!灰心的将领都会这么感叹。


        

但多铎此时没有感叹,有的,只是愤怒!


        

平岗山外清军的溃败,让多铎无法继续在上虞立足。


        

沥海明军的主动出击,更是让多铎无法再从沥海调兵。


        

他只能选择退,否则,就成了瓮中之鳖。


        

可问题是,瓜沥还有清军,多铎舍不得这支人马。


        

他需要半天时间,撤回这支人马和已经出发增援绍兴城的那二千人。


        

多铎在此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虽然是个低级错误,但基本上,十有七八的将帅都会犯。


        

这十中二三不会犯的将帅,就是那种一失败,或者还没有看见敌人就闻风而逃,不顾士兵生死的混帐。


        

多铎决定冒险多留上虞半日,接应瓜沥清军和增援的清军。


        

其实这个决定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绍兴城虽然被义军攻下,但义军也打残了,绍兴城内已无可阻击清军的军队。


        

瓜沥清军和增援的清军合计起来,该有四千之众,就算明军阻击,怕也无济于事。


        

如果与这四千人合兵一处,多铎自信还可以扭转已经显露头角的败局。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