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八百七十五章 败,就是杀人最好的理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S:感谢书友“秋天的黄金树”投的月票。


        

在所有官员紧张得屏息凝气时。


        

钱翘恭平静地答道:“有何不敢?”


        

转头看了一眼沈致远,平淡问道:“你敢吗?”


        

沈致远苦笑着摇摇头,道:“我不敢。”


        

“那就退开去吧。”钱翘恭依旧平静地说道。


        

沈致远却不动,“我虽然不敢,可我们是,兄弟!”


        

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共死!


        

多尔衮怒瞪了沈致远一眼,阴沉地喝道:“既然不识抬举,就别怪本王无情!”


        

沈致远笑着冲多尔衮拱手道:“王爷美意,小婿怕是无法领受了。”


        

“那你就与他同死吧。”


        

“那我就去死了。”


        

福临傻傻地看着,从争端一起,他就没声音了。


        

哪怕是心中无缘的愤怒,可实力放在那,他能说什么、做什么?


        

洪承畴、范文程对视一眼,他们知道,今日之事无法善了,与多尔衮下面起冲突相比,钱翘恭可以舍弃,这支军队……也可以舍弃。


        

济尔哈朗欲上前尽最后一份力,“钱翘恭……你糊涂啊!还不向王爷请罪,或许王爷看你年少,可以免你死罪……。”


        

钱翘恭心里突然有种奇怪地感觉,这象是一种温暖,他竟发觉自己有些感激这个面目可憎的老头了。


        

钱翘恭无法想象,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关心自己性命的,竟是一个自己视为敌人的满人。


        

不过这不重要了,钱翘恭冲着济尔哈朗一拱手,微微摇头。


        

济尔哈朗原本上前来的身子一僵,愣了一会,失望地摇摇头,慢慢向后退去。


        

……。


        

没有动员,环境它不允许啊。


        

当沈致远、钱翘恭默默地注视着士兵们的时候,一种悲壮油然之间产生。


        

对,他们这些人是异类。


        

在这大明的土地上,汉人,特别是从南方来的汉人,就是异类,甚至不同于京畿周边的汉人,因为京畿周边的汉人是顺民,而他们来自南面一个叫义兴朝的国度。


        

谁都明白,这一战,说是比试,其实是决死一战。


        

皇帝和摄政王的暗中较劲,将他们三十二人做为一颗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三十二条汉人的命,或许根本无足轻重。


        

那就,死战!


        

为自己能活下去而战。


        

“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战鼓声响起,沉重的鼓点声震荡着决死之心。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死对方,然后活下去。


        

双方各三十二骑。


        

多尔衮很“公平”,没有在人数上占便宜。


        

只是,多尔衮让他的三十二骑,装备了铁甲,而沈致远、钱翘恭这边,仅是轻甲,用皮革和麻布制成的轻甲。


        

没办法,一枝三连短铳的份量有十二斤,两枝就是二十四斤,尚不算上弹药。


        

训练时间太短,无论如何,钱翘恭也没有本事让部下练成左右开弓的本事,虽然这是他想要的目标。


        

而事实上,火绳短铳只是一次性武器,射程二、三十步,对于骑兵而言,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重新装填。


        

而钱翘恭的战术,也仅仅是在进入射程范围射击之后,舍弃短铳,依旧是拔刀迎敌。


        

明军历来如此,他们的战术思想,从成规模使用火枪开始,都是将火枪作为一种先敌一步的工具,而决定胜负还是靠敌兵相接来完成。


        

钱翘恭虽然受吴争影响,有了思想上的转变,但可惜,他与沈致远北上的早了一些,他们没有真正接受到燧发枪的战术,而此次,清廷从南边购入的火器中,显然没有燧发短统。


        

这就使得今日之战,钱翘恭部下所装备的,依旧是武库中明朝所留下的三眼火铳。


        

当两道洪流开始涌动,向着对方加速,“嗒嗒”的马蹄声汇聚成“隆隆”声时。


        

高台上,没有任何一人,会认为钱翘恭的枪骑兵会赢。


        

因为这些人中十有七八,都见识过战争,就象洪承畴,虽是文臣,但一样带过兵,统过军,明朝的官员,其实很难分清文臣、武臣。


        

而满清官员,九成都是靠马背上建立军功的,没上过战场的,恐怕比识字的还少。


        

所以,他们对火枪的认识,其实和明军一样,火枪,就是做为一种辅助武器来使用。


        

就象是火炮,宁远之战后,虽然对火炮有了长足的认识,但还是停留在攻城和守城上,当然,客观条件的影响,火炮运输确实不容易。


        

但,世间的问题往往都是用来解开的,只要有心解决,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可清廷放弃了这个可以领先于世界的契机,就算皇太极非常重视火器,甚至为孔有德携大量火枪、火炮投降而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可皇太极一死,就不再有人对火器感兴趣了,准确地说,是不想感兴趣。


        

包括多尔衮在内,他们不是不知道火器对战场的影响,而是没有意愿去改变,因为满族靠纪上得天下,汉人不具备精良的骑术,一旦改换了军种,满人、汉人就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那么,满人的天生优势将不复存在,区区数十万满人,何以统治天下?


        

也正因如此,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中,不但没有发展火器,甚至将明朝遗留下的火器,束之高阁,闭关锁国,起到被西洋人用火炮轰开了国门。


        

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可如今不一样了,因为吴争的出现,义兴朝的存在,这让清廷不得不正视火器对战场的作用,有敌在侧,岂能安睡?


        

所以,也就有了这支火枪新军,也就有了明明对沈致远、钱翘恭有着怀疑,也重用他们,甚至赐婚,也就有了对这支三千九百人新军控制权的争夺,也就有了这场原本不该发生的,近乎于儿戏的“比试”。


        

杀人,越是居高位者,越需要理由。


        

就是算摄政王多尔衮,当着皇帝和满朝重臣的面,他也需要杀人的理由。


        

败,就是他杀人,最好的理由。


        

所以,没有人会认为沈致远、钱翘恭这面会胜,怎么可能胜呢?


        

连洪承畴、范文程,甚至济尔哈朗心中,都没有抱一丝钱翘恭能胜的希望。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