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谁是后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媺娖毕竟监国两年、为帝一年多。


        

谁能保证,她没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安排,谁敢保证,朝野没有一些可以为她效死忠的人,而这些人隐藏在人海之中,难以找寻。


        

人心在明,这话并不虚妄,至少,江南民心在明,这话不夸张。


        

宋史终于崖山而不终于临安。陆秀夫张世杰幼帝死,宋遂亡!谢后恭帝献降,而宋却未亡!


        

而大明朝,却被草草的写了一句“传庭死,而明亡。”


        

事实却并非如此,弘光、隆武、永历,是一脉相承的。


        

弘光、隆武、永历皆是大明皇室,亦是合法正统的,是大明官民认可的,至少是当地官民认可的,这不容置疑。


        

即便朱由榔逼死南坡,残明依然存在不依不挠,譬如明郑的对立、三藩之乱、布尔尼之变、噶尔丹之乱甚至后来的大小金川之乱,都有残明的影子。


        

再后来就是太平天国。


        

如今的大将军府,深入民心,但有一点不能掩盖,那就是大将军府名义依然归属朝廷。


        

这是大义,震慑人心的大义。


        

所以,就算吴争再跋扈,就算有人想反抗,也无法以大义来攻击吴争,他们只能散布吴争骄狂、跋扈、目无尊上,而不能扬言诽谤吴争窃国谋逆。


        

没有这等“大罪”,这些人就只能蛰伏在吴争的权威之下。


        

吴争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绝不会让朱媺娖脱离自己的视线。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她安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让宋安、长林卫去看住她,准确地说,是看住所有与她接近,或者想接近她的人。


        

可吴争绝没有料到,最先有反应的,竟会是自己的侧妃周思敏。


        

吴争能理解周思敏心中这种生死相依的感情,这感情不只是主仆情、表姊妹情,忠义,有时对有些人而言,有着天壤之别,譬如周思敏与她的祖父。


        

吴争无意阻止,也不能阻止,路,都该是自己走出来的,种何因,就须结何果,得认命!


        

……。


        

相较于对王府后院的优柔寡断,吴争对公务却是雷厉风行,如同快刀斩乱麻。


        

三日后,卫匡国再次前来传话,克里?索恩提出将一切回复战前状态,甚至可以放弃大将军府征用两大港口番商物资的额外损失索赔。


        

也就是说,只要大将军府赔偿物资原价,至于造成的损失、利息,可以放弃索求。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克里?索恩提出的要求是,大将军府放弃对东番岛主权的诉求,理由是实占即是道理。


        

吴争当时笑了,只对卫匡国说了一句话,“转告克里?索恩,相较他的退让而言,本王要比他豪爽多了,本王可以赠送他三百万两真金白银,然后礼送他回国……当然,需要他自愿放弃东番岛。”


        

卫匡国脸色瞬间黯然,他甚至没有再多说一句,便告辞离开了。


        

因为吴争这句话,等于断了双方和谈的可能性。


        

这不是简单的钱财争执,而是关乎双方对领土归属的争执,这种争执除非双方实力悬殊,一方可以碾压一方,否则,没有调和的余地,唯一的方式就是战争。


        

拳头硬,才是真正的道理,也是最大的道理。


        

……。


        

“你来晚了几天。”


        

吴争在见到陈永华时,第一句显得突兀,但又是那么随意。


        

随意得让陈永华似乎感到,自己与他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吴王殿下知道外臣会来?”陈永华试探地问道。


        

“当然。”吴争随意地一指边上的椅子,“坐。”


        

陈永华没有谦让,但只是坐了半个屁股,以示尊敬。


        

“那……吴王殿下想来也猜到了外臣的来意了?”


        

“唔。”


        

“外臣此来是……。”


        

吴争打断道:“不急……本王想先请教复甫一件事。”


        

“殿下但问无妨,外臣当知无不言。”


        

“反清为了什么?”


        

“复明。”


        

“明已亡。”


        

“明未亡。”陈永华闻听脸色渐渐赤红起来。


        

吴争平静地摇摇手道:“复甫误会本王了……本王的意思是,朱明已亡,汉明待兴。”


        

陈永华脸上的血色渐渐平息下去,他明知故问道:“何为汉明?”


        

“汉人的大明。”


        

“外臣以为,吴王的胸襟,不应该如此狭隘。”


        

“好吧。”吴争从善如流,“本王可以重新定义汉明——华夏人的大明,如何?”


        

“殿下英明。”陈永华有些夸张地躬身一揖道。


        

“很好。”吴争满意地点点头道,“这么说来,本王与延平郡王之间,应该是有了最基本的共识了?”


        

“是。”


        

“好……既然在反清为复汉明这一点上有了共识,那就可以谈谈复明之后的事了。”


        

这个几乎可以说,在此时代最具争议、最严肃的问题,被吴争以一种极其随意、平淡的语气问了出来,而被问的对象,却只是个郡王的参军,显得如此的突兀,甚至有些荒诞。


        

陈永华在短暂的惊愕之后,苦笑起来,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应对,是该感谢吴争青睐有加,亦或者是恭维一番吴争礼贤下士?


        

终于陈永华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方法,将球踢回去,他道:“敢问殿下……作何打算?”


        

吴争笑了,拿手指点点陈永华,再转头对马士英道:“老马,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啊。”


        

马士英呵呵地赔笑着,暗道,你怕也长不了人家几岁吧?


        

陈永华脸色一红,拱手道:“外臣人微言轻,如此大事,岂是外臣可以置喙得了的?”


        

吴争脸色一正,“既然你具自知之明,那此行来与本王谈什么?不如回去转告延平郡王,让他自己来谈。”


        

陈永华脸色一僵,竟一时被吴争所言夺了心神,呐呐不知所云起来。


        

终究是还年少啊。


        

也对,陈永华出使来意并非要与吴争谈复明后的方略,这哪是一时半会能谈出来的事?


        

他的来意却被吴争一句“不急”生生堵在了喉咙口上,无法吐出。


        

结果,一轮交谈下来,倒被吴争理所当然地责怪他,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冤不冤?


        

当然冤,太冤了,比窦娥还冤。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