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赏不世之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士英、李颙二人几乎使出吃奶的力气,边拖边拽地将鲁进财拖出门外,累得一屁股瘫在了地上,喘气如牛,起不来了。


        

不想,这时鲁进财睁开一只眼,轻声问道:“出来了没?”


        

马士英、李颙大愕,四目交汇,苦笑不止,谁说这是个莽汉,心眼着实不比人少啊。


        

……。


        

“在孤还没想好怎么处置你之前……说吧,你的用意。”


        

吴争平静地说道,他的目光已经清明,似乎从未醉过。


        

冒襄此时确实是怕了,他自认这四十年来见识过不少贵人,可象吴争这样的,还真没见过。


        

他一时之间踌躇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冒襄绝不怀疑,此时的吴争只要手一挥、嘴一动,足以让他身陷囹圄,甚至丢了性命。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正如吴争之前说的,冒襄确实是不了解吴争,他的一系列“狂言”,都是基于这时代,不,是历朝历代读书人的“狂妄”,不狂妄不行,读书人不狂妄,便无出头之日。


        

以诤搏名,几乎是读书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武器,没有会去指责,当然,也免不了被人惩治,譬如说上位者。


        

在吴争这种淡然的漠视下,冒襄忐忑起来,豆大的汗顺着他尖削的脸颊滴落。


        

终于,冒襄开口了。


        

“没有人可以预谋好一切……或者说,没有人可以在预谋好一切之后,而之后形势的发展与预谋的一样……。”


        

冒襄的话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其实,按他的阅历和性情,原不该如此惶恐,冒襄出身仕宦之家,又是当地名门望族,加上他自己打小文采风流,简单地说,什么没见过?


        

但他确实被吴争这种……随意,震慑了。


        

对,就是随意。


        

历来不管是帝王公卿,大都是推崇士子文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总要给几分颜面。


        

文人幕僚劝进自己的主公更上一步的屡见不鲜,不管采不采纳,也没见真拿人怎么着滴。


        

惩诫雷声大雨点小,这几乎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拒绝归拒绝,劝进依旧络驿不绝,除非明文规定,“劝进者,斩!”


        

但冒襄此时真的怕了,因为他感到吴争目光中的那种漠然,这不是仅对冒襄的漠然,而是对文人的漠然。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就是这种漠然。


        

而此时的吴争,一样被冒襄语无伦次的话震动。


        

说者或许无心,但听者有意。


        

话无伦次,但,意却隐含哲理。


        

没有人可以预谋好一切,是的,从来没有人可以预设好一切再付诸于行动,也没有任何一件事、一次战例,可以完全按预设的方案进行到底。


        

决胜于庙堂之上,这只是美好的想象。


        

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也仅是停留在评书之中。


        

现实往往善于打每个谋士参军的脸,一个真正的智者,只是决定一个方向,而不是预设怎么去走,往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凭空预设问题,然后再凭空去解决预设的问题。


        

简单地说,意思就是,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


        

这道理,对于一个穿越者,很浅显,吴争能懂,所以,他心灵受到了震动。


        

吴争的沉默,让冒襄起初惊讶,但随即,冒襄认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他变得更大胆起来,话也越说越溜。


        

“山河破碎,家国飘摇之时,王爷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天下皆知。王爷心系百姓、胸襟宽广,不谋私利……。”


        

说到这冒襄话峰一转,“可追随王爷的文武及北伐军将士,他们未必也如王爷这般胸襟宽广,不谋私利……王爷,当赏啊!”


        

吴争的脸色微微抽搐起来,得赏,确实得赏。


        

功不赏,过不罚,以何服众?


        

以何赏?


        

以何罚?


        

以大将军的名义赏罚?何以服众!


        

吴争慢慢睁开眼睛,目光射向屋外漆黑的天空,冷冷道:“他们也未必象你这般,辎珠必较!”


        

冒襄顿时来了些脾气,他梗起脖子道:“王爷怕是轻看冒襄了,清军入关之后,陈名夏数次邀襄北上,襄皆坚拒之,清廷两次征召,襄亦坚拒之……王爷可以指责襄狂妄,但指责襄为求私利,辎珠必较,恕襄不敢领受。”


        

吴争慢慢转过头来,淡淡道:“若非看中你这点,孤何必与你多废话!”


        

冒襄为之一愕,但迅速会意过来,郑重一礼,道:“襄失言了。”


        

吴争看了冒襄许久,终于点头道:“孤承认,你……是个义士。”


        

“谢王爷。”冒襄打蛇上棍道,“然,襄一样是个饱学之士,殿下以为如何?”


        

“……孤亦可承认。”


        

冒襄笑了,他拱手道:“既然如此,那臣的劝进,王爷何不从善如流?”


        

吴争心乱,“孤……之前的三个问题,你还没有解答。”


        

“王爷那三个问题,本该王爷自己解答,襄只是个谋臣,若襄能解答所有事,怕王爷不再是王爷,襄也不再襄了。”


        

这话狂悖,足以让任何为上者勃然大怒。


        

可让冒襄惊讶的是,吴争只是轻哼一声,道:“似乎有些道理。”


        

就在冒襄惊讶之时,吴争道:“孤是大将军,官位、银钱、土地……何功不可赏?监禁、抄没、诛杀……何过不可罚?为何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篡位自立?”


        

冒襄微微一哂,“王爷身边谋士、猛将如云,他们效力于王爷筹谋划策、血洒疆场,为何?功业二字!王爷可赏其军功,但无法赏不世之功……唯有君临天下,赏功与国同寿,方可召集各路诸侯,奠定万世基业。”


        

吴争脸色一变。


        

冒襄熟视无睹,他继续道:“北伐功成之日,若王爷以一方诸侯就藩,敢问王爷,如何安置这些为王爷呕心沥血、血洒疆场的文武?”


        

“谁在位,谁安置!”吴争想都不想地回答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王爷敢保证,新君可以容忍王爷旧部、这群骄兵悍将吗?如果新君行培植心腹、黜落旧人之事,王爷如何应对?是冷眼旁观,还是据理力争,亦或者是起兵清君侧?”


        

吴争脸色苍白起来。


        

冒襄此时,束衣整冠,向吴争郑重一礼,“臣言尽于此……臣,告退!”


 新书推荐: 谁给大明续命了?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