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广信卫扩编成左中右三营,每营二万人,一切军械粮食补给从优……李过兼任中营指挥使,高一功兼任左营指挥使,刘体仁兼任右营指挥使……。”


        

吴争突然宣布广信卫扩编,让李过三人起始惊愕,随即大喜。


        

既然王爷有心扩编广信卫,而且一扩就是增加三成,这表示不再追究三人过错了。


        

否则,该趁机削减才是,至少不会增加一人。


        

吴争继续道:“李过广信卫原都指挥使职不变,高一功、刘体仁原副都指挥使职不变……三位国公,扩编兵员应该没有问题吧?”


        

李过忙拱手应道:“王爷放心,原忠贞营旧属未编者不下五万之众,且此次西进,俘虏敌军也有五、六千人……足够按王爷令谕扩编。”


        

吴争缓缓点头道:“即日起,各营提调有力之一部,不低于八千人,共计不少于二万四千人,以大西军之名,李过、刘体仁留守江西,此部由高一功统率,暂归入永历晋王麾下,配合大西军扫荡湖广各府县……。”


        

李过急问道:“敢问王爷,收复湖广诸府县之后……归谁?”


        

吴争顿了顿,道:“容后……再议。”


        

李过有些失望,但依旧带着一丝欣喜道:“臣等谨遵王爷谕令!”


        

吴争继续道:“肃清湖广之后,此部人马不得归建,向东南方向,配合南面郑军肃清闽粤残敌。”


        

高一功面无表情,但坚定地应道:“遵命!”


        

……。


        

“王爷英明。”


        

马士英和李颙微笑着迎上。


        

吴争斜了二人一眼,心里也不无得意。


        

当然,脸上依旧一片平静。


        

马士英总结道:“王爷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与晋王结盟,西南半壁有了大西军之支可靠的盟友,怕再无人可与王爷争锋……而锦上添花的是,王爷用一手推拿之术,化解了广信卫变局,弹指之间不仅让三位国公心服口服,更使得广信卫三万多将士免于身败名裂之祸……可敬可佩啊。”


        

相较于马士英的“奉承”,李颙低调得多。


        

“但广信卫终究是显露出了一些异动,不可不防……好在王爷借与大西军共讨湖广、闽粤清军之机,将祸水它引,此举既可削弱广信卫,且又不着痕迹……着实是妙啊!”


        

吴争刚开始时还有些得意,听着这些奉承话,心情舒畅。


        

可越听越不是味,没好气地斥道:“敢情,孤在你的眼中,竟如此不堪吗?”


        

对吴争斥责,李颙倒也不怕,他微笑道:“广信卫由原忠贞营改编而来,最初仅二万员额,自然是遴选精锐中的精锐,此次大将军府颁布征兵令,广信卫扩编至三万多人,这扩编的一万多人,自然也是精锐,可此次王爷再次令广信卫扩编,那么兵额确实没有问题,但兵员必定已是老弱病残之人。如此一来,王爷要三营各出有力之一部以大西军之名,在湖广、闽粤扫荡残余清军,老弱病残无法上阵,新征兵员需要训练,李过等自然要遴选精兵强将,搏取战功,一来将功赎罪,二来向王爷示好。可咱们心里都知道,单就湖广清军就有不下八万之众,围剿定非易事,几仗下来,广信卫善战老兵,恐怕不会留下太多……。”


        

马士英笑道:“加上转战闽粤,几个月厮杀下来,就算广信卫兵员损伤不多,但元气必丧,便不足以让王爷烦心了。”


        

李颙亦不落于人后,他道:“广信卫若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还好,若战败,王爷可二罪并罚,一举解决此患,也不会落人口实……可谓一举三得也。”


        

这二人一唱一和,着实让吴争心烦。


        

吴争轻哼一声,冷冷道:“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心中若有屎,看什么都是屎……二位共勉吧。”


        

马士英、李颙互视一眼,竟不在意,轻笑起来。


        

吴争离开时丢下一句话,“传话给宋安,即日起,忠义夫人一举一动,见什么人……时间、地点、说了什么话,皆须一一记录在案。”


        

“是。”


        

……。


        

醴陵,曾经在元至正年间是醴陵州,在明洪武年间降为长沙府辖下一县。


        

一夜之间,成为了军事重镇。


        

大西军与广信卫随即以东西两路,向北方发起了猛烈攻势。


        

到这个时候,其实形势已经非常明确,光复湖广,仅仅是时间问题。


        

而吴争已经连夜返回杭州府。


        

原因很简单,在湖广清军遭遇猛烈攻击之时,义兴朝和大将军府,将不可阻挡地迎来北面清廷的使者。


        

其实道理很简单,用广信卫乔装大西军,合击湖广清军之事,瞒不了人。


        

说它是掩耳盗铃之举,并不夸张。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吴争既然敢这么做,定是有对策的。


        

还有一个吴争必须迅速返回杭州府的理由,那就是南面郑森已经与番人舰队干上了。


        

正如吴争之前预料的,郑森就算知道了吴争让陈永华带去的十六个字,也很难在实战中贯彻。


        

海战和陆战完全是两回事,临时抱佛脚的现学现卖,效果并不好。


        

吴争不希望郑家水师壮大,但也绝不希望它一战倾覆。


        

何况,在与李定国达成共识、结盟之后,郑家水师等于成了吴争的“禁脔”,那么在这个时候,吴争就必须调整之前对王一林及三大水师的战术部署。


        

不使郑家水师折损过大,成了吴争眼下最重要的选择。


        

没有永恒的敌人,唯有永恒的利益。


        

五年多的时间,让吴争已经洗去了刚穿越时的那一丝浮躁、冲动,取而代之的是,战略上的冷静和……冷酷。


        

对吴争而言,史上名人对他的影响力在渐渐降低,吴争发现,但凡是成名之人,往往都存在着不受控制的一面,譬如陈子龙、譬如张同敞、譬如多尔衮。


        

这种不可控,似乎不受实力所左右,就象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左右着。


        

吴争虽然不信鬼神,但却隐隐感到这种神秘力量的存在。


        

既然不受控,那就无视。


        

有友则敬而远之,是敌则消灭之。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