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乱世造英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毕竟要上阵,与鞑子拼杀,最后还不是拿命还?”


        

“命?咱的命值几个钱?不就一口气的事吗?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当兵吃粮,上阵卖命,自古就是这个理。”


        

“就是,有银子赚,又能杀鞑子出口恶气……好事啊,都是人,怕他作甚。吴王殿下瞧得起咱们,让咱们入北伐军,就是将咱们当自己人了……别没事找事,你,怕死就回去,别挡咱们的路!”


        

“可我听说,坐在这衙门里的官,原先是衡阳当地的一个泼皮……据说是前朝巡检司的差役,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北伐军将军了呢?”


        

“看……就说你小子耳朵不好使吧,你是不知道啊……前些日子,鞑子路过这,烧杀抢掠,屠杀了镇上所有人,就是里面的官,带着五百多庄稼汉,在镇外山上杀光了鞑子……啧啧,英雄哪!能在象他这样的官麾下效力,要我说……想死都难!”


        

“真的?”


        

“自然是真的,这不北伐军的大老爷,特地为他封了官……守备将军哪,怎么会是小官呢?”


        

这一脸的鄙夷,让嫌弃里面人官太小的汉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觉得自己真是井底之蛙啊,丢死个人了!


        

要说刘放可能别的不行,忽悠人在行啊,不要说,门口定是安排托了。


        

要是,“托”这个职业,自古就有,可谓传承千年啊!


        

……。


        

刘放此时很生气。


        

倒不是为了门外这些庄稼汉,他也听不着啊。


        

他生气的是,三天了,拢共招了二千一百多人,不够啊,离他的目标万人,那是差太远了。


        

这就得怪池二憨了,随口一许诺,愣是急煞了这个官瘾很大的“留一手”。


        

可刘放或许不知道,第二次江北大战,大将军府在十一府之地征兵,一个月也才招募了三万余人。


        

正经招兵嘛,那得看看个子、问问年龄、试试力气,最后还得探探几个男丁、排行第几,然后再登记造册。


        

可不象刘放这厮,那叫一个来者不拒,这要放在后世,妥妥一个民兵连长的角啊。


        

当然,刘放是瞧不起“民兵连长”的,因为他的理想,是将军!


        

刘放“勒令”他原先巡检司的那伙兄弟,四面八方地宣扬他的战绩,还将刚刚到手的守备印,发疯似地往一叠纸上盖了许多,人手一份,以此来证明他的官是正经的,至于人正不正经,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可刘放愣是有拿鸡毛当令箭的本事。


        

他的守备,全名是“建新朝扬州府金湖县衡阳镇守备”,可刘放却把它解读成扬州府衡阳守备。


        

少了中间的县,这级别就差太多了。


        

就象是后世一个地区市局和县局的区别。


        

当一个七从品,说成了一个妥妥六品官。


        

门外涌来的各处民众,十有八九就是被这么煽乎着来的。


        

也是,这世道,还有比在北伐军饷银更多的军队吗?


        

关键是,刘放的“形象”太高大了,想想,一个平日的泼皮,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登高一呼,响应者众……一战成名,当世名将,啧啧,那是什么角色?


        

完全是一副力挽狂澜的忠臣义士的角啊。


        

更让民众叹服的是,胜了!


        

用一群和他们一样的庄稼汉,打对方武装到了牙齿的鞑子骑兵,居然胜了!


        

至于刘放怎么胜的,那些追随者死了多少,刘放自然是不会透露的,就算有人问,也被刘放牛眼瞪了回去。


        

还有,池二憨率部数百里奔袭,自然也不会被刘放提及的。


        

用刘放的话说,这不是他不知感恩,是形势所迫,想来以池将军他老人的气度……定会谅解,不会计较的。


        

也就是说,这场破袭、反突袭战,愣是被刘放宣扬成了他主动型防御,一个人的功劳。


        

至于他漏洞百出的说词,能不能取信于人,就完全不在刘放的考虑之中,就象后世相当妥帖的一句话——不管民众信不信,反正刘放自己是信了。


        

自己信,很重要,自己一信,就成自信了。


        

所以刘放从来不去考虑,招募起这么多人,他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时间去训练?


        

这么多人,他能不能指挥得了?


        

还有,这么多人,武器够不够用?


        

池二憨离去时,大手一挥,将战场上鞑子留下的武器一股脑送给了刘放,还留下些火器做为支援。


        

可池二憨会留下很多吗?肯定不可能,他的部队是回援泗州,是要去打仗的,再说了,刘放当时身边就十多人,能留下个二十杆枪,就算是很给面子了。


        

所以刘放如今一个头有两个大,他在生气!


        

生气原来带兵是要为他们提供武器的,难道不象以前府兵,自己带武器、粮食来的吗?


        

敢情这厮评书听多了,还当是太祖那时卫所囤兵呢。


        

而且,迫在眉睫的还不是武器,是粮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管天管地,没听说过能管人肚子不饿的。


        

可衡阳镇被鞑子付之一炬,就算镇上原本有存粮,此时也早成灰烬了,往哪找粮去?


        

门外那些来投奔的民众,没武器给他们每人派根棍子还没什么大事,如果一听说没饭吃,定是一哄之下,作鸟兽散。


        

刘放百思不得其解啊,一咬牙,他决定往扬州府府治江都一行,伸手化缘,这事老刘在行,都说倒霉不拣日子,花口唾沫的事。


        

……。


        

扬州知府,姜伯礼。


        

他可以说是吴王殿下发迹时的追随者了。


        

吴争刚到绍兴府,被鲁王朱以海授了个梁湖所百户。


        

在安顿了带来的难民之后,为了筹措军饷,打的第一仗,就是围剿平岗山山贼。


        

姜伯礼就是当时平岗山最大山贼的“军师”,良心未泯,被吴争招揽。


        

他是读书人,十多年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


        

按他的话说,前半生走霉运,后半生一洗前“霉”,终于一飞冲天了。


        

也对,一个老秀才,做到扬州府知府,就算不是“前无古人”,相差也不多了。


        

但姜伯礼要补这个实缺,自然不可能是按资历的。


        

事实上,如果没有吴争不经意地“随口”一句,怎么轮,也轮不到姜伯礼啊。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