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楚汉相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冒襄反清不复明,他想做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从龙嘛,建青史留名、不世之功。


        

与济尔哈朗谈判之前,冒襄就很不赞同停战,而一再向吴争谏言。


        

他的意思是,前有楚汉相争先入汉中者王为鉴,有道是先入为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如今建兴、永历两朝已形成犄角之势,为防日后双方对大位造成不必要的相争,应该先取顺天府,不管是攻得下还是攻不下,到了京畿造出声势再说,至于一切的困难和势必造成的巨大伤亡,那是另一回事了,打仗嘛,死人理所当然。


        

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甚至于吴争当时也有一丝动摇,但吴争不想做“汉中王”,更不想饱经苦难的华夏大地,在驱逐鞑虏之后紧跟着来一场不该有的内战,而这规模,甚至可能超过北伐。


        

这显然与吴争一直想少死些人,护住华夏气血的愿望相悖。


        

于是,吴争没有采纳冒襄的谏言,这使得冒襄有些不高兴,在他看来,吴争显得有些假仁假义了,因为自古以来、权力相争都是胜者王败者寇,孰是孰非自由赢家盖棺定论,只要得了天下,那怎么说,还不是由吴争一人说了算?


        

冒襄负气,来的路上一直没有主动理睬吴争。


        

可这时,他实在是憋不住了,但凡是有个性的有才之人,总是想把他自认为妙计良策被采纳而付诸于行。


        

“王爷……恕襄直言? 您这是吃力不讨好啊!”冒襄也有着文人那“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痼疾。


        

吴争连眼睛都没睁? 不过还是问了句,“这话怎么说?”


        

冒襄一撸稀疏的三角胡须? 摇头晃脑啧啧惋惜? “多好的机会啊……!”


        

原本这调调,吴争确实应该捧哏冒襄垫上一句? “机会从何来”之类的话。


        

奈何吴争自己就是个异类,而且对文人历来有种敬而远之的疏远? 自然不想捧这哏? 索性,还将头往一边扭了些。


        

冒襄有些尴尬起来,按他的脾气,若面前不是吴争? 怕是早撂下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扬长而去了。


        

可对吴争? 冒襄能忍心这等程度的“羞辱”,至少,冒襄认为这已经是“羞辱”了。


        

李颙是个热心肠的人,且与冒襄私交不错,此时为冒襄搭了个台阶? “还请辟疆兄明言。”


        

冒襄这才缓缓吐出一口气,转过脸去? 对李颙道:“如今局势天下三分,清廷、永历、建兴尔? 与汉末群雄争霸如出一辙,唯中心东移罢了……汉末曹魏独大挟天子以令诸侯? 蜀吴不得不联手而抗? 便如今时清廷独大? 建兴、永历联手抗清并无二致。”


        

说到这,冒襄还是忍不住用眼角余光看了吴争一眼,不想,吴争竟侧过身去了。


        

冒襄心里着恼,可文人见猎心喜的毛病,冒襄是得天独厚了的。


        

他忍不住想把他的高见说出来,“以史为鉴,蜀吴最后还是大打出手,为何……咳,为争汉室正朔也!如今清廷势微,王爷和晋王北进势不可挡……局势变了,方略也须改变,故……。”


        

“三国争霸为兄弟相争,鞑子何时成了你冒辟疆的兄弟了?”


        

这句话来得天马行空,冒襄一怔回头,不知什么时候,吴争已经睁眼坐起了身子。


        

冒襄负气辩解道:“襄此时说得是天下局势而已……王爷何须牵强附会,给襄扣个黑锅?襄再不学无术,那也不屑与鞑虏称兄道弟!”


        

吴争不置可否,随手拂了拂衣袖,整理起了衣冠。


        

冒襄急了,他话没说完呢,他认为最精妙、最有理的策略才开了个头呢。


        

“王爷此行无功而返,可知为何?”


        

吴争抬眼瞥了冒襄一下,又专心整理起来。


        

冒襄动了动脚,若不是在车厢里,他怕得跺起脚来。


        

“晋王……不,应该永历朝君臣,已经开始与王爷争夺天下了!”冒襄终于不再卖关子,一溜地说出他想说的,“王爷再不想法应对,恐怕这大好的形势,转瞬间就失了先手!”


        

“计从何来?”吴争终于正眼看向冒襄了。


        

这如同给冒襄打了气一般,冒襄激动起来,“如今王爷已与清廷谈妥,我军也已经在南撤休整,而王爷亲自至安庆与晋王会晤陈述利弊,劝说大西军停止北进……可以说,王爷已经仁至义尽了。”


        

“说重点。”


        

“大西军与我军最后必会开战,这已是明眼人心知肚明之事。”冒襄喘息着,他一咬牙道,“就事论事……既然最终会敌对,何不趁此机会……借阿济格的手,削弱甚至击溃大西军?这样一来,王爷就无须为西南永历……犯愁了。”


        

吴争目光一缩,神色不动地道:“如果大西军真被击溃,阿济格掉头来攻凤阳呢?”


        

大摇其头道:“不能……晋王大西军有近四十万,阿济格没胃口吞下这么多。”


        

“你,出去!”吴争喝斥道,“等吹吹风,想明白了,再回来。”


        

冒襄愣了一下,脸色赤红,负气出了车厢,至门口弯腰时,他终于还是没憋住,一跺脚回头,冲吴争道:“……不足于谋!”


        

冒襄终究没敢骂出“竖子”二字来。


        

“滚!”吴争大骂道,随着骂声而去的,还有一只鞋。


        

敢当面骂吴争,怕全建兴朝,估计也就冒襄一人了。


        

李颙吓得赶紧挡在吴争面前,“王爷息怒,辟疆并非诚心对王爷不敬,他只是……哎,他向来是这狗脾气!”


        

李颙还担忧着负气而出的冒襄,边说边往车门处挪。


        

突然,李颙脸色一变,哀呼道,“王爷适才扔的……是我的鞋!”


        

……。


        

李颙与冒襄策马而行,走在队伍前面。


        

冒襄倒真没有一拍屁股负气而去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这一年多日子下来,冒襄内心还是认可吴争的。


        

譬如,吴争在徐州下的一着“闲棋”,真合冒襄的口味。


        

再譬如吴争主动释放博洛之举,更是让冒襄拍手叫绝。


        

当然,这些不是最重要的,让冒襄走不起身的是,如今放眼这天下,还有谁比吴王殿下更具登上那位置的实力?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不管冒襄再怎么有个性,也逃不过这千古文人的终极目标。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