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决战来得突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消息来得虽然突然,但细想起来,也不突然。


        

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上的清廷,再怎么着,也得张嘴露露它的獠牙。


        

这几年,被北伐军打得全无招架之功的清廷,其实也在改革,譬如组建了十多万的新军。


        

只是随着多尔衮的死,清廷内部权争纷纷,一时形成不了合力,与北伐军死怼罢了。


        

这次突然发难,显然,吴争的停战条件,深深地触动了清廷各方势力。


        

吴争有些后悔提出如此苛刻地条件了,让清廷继续内乱下去,不用多……再一、二年,那应对起来就容易多了,不象眼下,诸卫都打得精疲力竭急须休整。


        

不过,既然敌人亮招了,那就得接。


        

吴争从来都不惧敌人的主动进攻,因为,这一样能令己方内部各个利益群体同仇敌忾。


        

……。


        

在吴争离开徐州来商城的那一天。


        

顺天府发生了一场“政变”。


        

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变,而是一次权力场上清洗。


        

端重亲王博洛,联合宗室中多尔衮的一脉满族将领,集结府卫突然发动封锁几个城门,然后对城中各个江南商会的店铺进行查封,许多处长林卫暗桩被扫荡,五十多人被当场格杀,数百人被捕。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沈文奎、大学士陈名夏等十多个重臣被缉拿入狱,连带着礼部尚书钱谦益也被下狱,紧接着就是无休止地拷问审讯。


        

仅仅一天时间,整个顺天府鸡飞狗跳。


        

问题是,象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等人对此事前皆不知情,完全是博洛一手操弄。


        

随着事件的明朗,当天夜里,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等人连夜进宫,将此事奏报福临,欲调皇帝禁军平乱。


        

原本,这事应该可能被“纠错”的,不管是济尔哈朗和洪承畴、范文程,还是福临本人,皆不赞同此时与南边撕破脸。


        

可就在君臣商议一晚上,准备天色一亮,就调禁军平乱时,一道奏章改变了一切。


        

这是苏克萨哈、索尼在离开徐州前,派快马急递的奏折,上面写明了吴王提出的一应停战条件。


        

正是这道奏折,令福临勃然大怒,他当场立誓,要与建兴朝决战,而且就在当下!


        

那么这样一来,博洛的擅动,反而成了清廷出兵前的祭旗行动。


        

原本的不合法,瞬间变成了合法。


        

不仅如此,博洛还被正式授于大将军衔,总署此战一应事宜,权力之大,连叔王济尔哈朗都得对博洛礼让三分。


        

随后,福临正式颁下诏书,向建兴朝宣战。


        

这是清廷第一次向建兴朝宣战,之前建兴朝向清廷宣战时,清廷一直没有同等回应。


        

而国战诏书一下,清廷的战争机器就此开动了,原本几个格格不入的齿轮,也在强大的合力之下,慢慢地转动起来。


        

博洛率他的健锐、火器二营新军为前锋,先一步南下,之后主力大军正在集结。


        

至此,如今在青州地界的清军,算上岳乐所部,已经高达八万之众。


        

安东卫鲁之域所部仅一万多人,闻讯之后,急派人向徐州、兖州求援。


        

陈胜接报之后,急令宋安、钱翘恭二部南撤。


        

宋安随即经长林卫的联络渠道,向商城急报,因为吴争已经去了麻城,长林卫信使只能通过池二憨向吴争报信。


        

……。


        

孙可望得知吴争急着要离开订票在,自然是心中欢喜的。


        

这解决了他的难题,甚至连私囊都无须动了,还在皇帝那得了个人情,多好!


        

当然,孙可望不是没想到“留住”吴争,可所得的利益和接下去要遭受的痛苦,绝对不成正比,所以,孙可望不敢阻拦吴争离开,还亲自和李定国送吴争出城。


        

闻讯赶来的李定国,在孙可望返回后,执意继续送吴争十里。


        

吴争此时归心似箭,可也明白李定国定是有事要与自己讲,也就不劝阻了。


        

果然,又驰出数里地后,李定国开口了。


        

“为何突然急着回去……可是发生了大事?”


        

吴争想了想,决定不瞒李定国,直说道,“刚刚接警,清廷向我朝宣战,并授博洛大将军,率五万新军先行南下青州……这是冲我来的,看来,清廷是想打一场决战了。”


        

李定国惊愕道:“此时决战,不应该呀……清廷有必胜的把握吗?”


        

“或许是我逼得过甚了吧。”吴争苦笑道,“原本想着再挤挤,反正清廷这两年权争不断,济尔哈朗有篡位之心……我还释放了博洛,去搅混池水,不想反而成全了敌人。”


        

李定国诧异地问道,“你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条件,竟让清廷不惜一战?”


        

吴争呵呵尬笑了一声,“让清廷让出济南、青州二府……。”


        

“你……!”李定国瞪眼道,“这不是直接将剑尖顶到了清廷咽喉了吗……你呀,确实是太急了些。”


        

连一向急性子的李定国都指责起太急了些,看来吴争是真急了些了。


        

“我还提出让福临……主动退位。”吴争摸了摸鼻子,“不过这只是谈判开始的开价……。”


        

李定国张大了嘴巴,大得能一口吞下一个鸡蛋,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怪不得清廷明明有了退意,突然就决心一战了。


        

都被逼到主动退位的地步了,还能不奋起反抗吗?


        

李定国猛地一掌拍在马背上,惊得马儿长嘶人立而起。


        

吴争连忙伸手一把拽住李定国战马的缰绳,“晋王这是为何,再生气也不能和马儿过不去呀……招你惹你?”


        

李定国一把拍掉吴争的手,“赶紧回去调兵应对……我这边想办法对汝阳发起一次主动进攻,牵制阿济格,避免其部东移,击你侧翼……。”


        

吴争有些感动,点点头,问道:“你去见了皇帝,怎么说?”


        

李定国忧郁地叹了一声,“陛下对我不太放心,有意将大西军分为左右营,我与孙可望各执一营……。”


        

吴争皱眉道:“看来皇帝对你芥蒂已深……也是,皇权不容觊觎,晋王的权力确实大了些,可将大西军分为两营,这岂不是自降战力吗?还有,为何一定要是孙可望,将大西军交到象他这样的人手中,实非国明之福啊!”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