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二千三十四章 谗言惑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何会这样?”


        

吴争紧盯着吴小妹,“王府后院,仅你与思敏二人……你们感情向来很好,她有轻生的心思,你多少应该察觉一些吧?”


        

吴小妹平静地看着吴争,“哥哥应该是想问……思敏是不是因我而死,亦或是我逼死了思敏吧?”


        

“我没有这意思,但你得给我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这话虽然尖锐,但也不无道理,王府后院,只有周思敏、吴小妹、夏惠吉姐妹四人,而之前夏完淳已经带夏惠吉姐妹回了太平府严加看管,如今王府后院,只有周思敏和吴小妹二人。


        

吴小妹沉默了一会,“其实哥哥离开应天府时,思敏的情绪就已经很不好了……这两个多月来,思敏常常以泪洗面……哥哥,难道你就不明白吗?”


        

吴争惊愕地看着吴小妹,“你的意思是说……思敏从一开始就有了轻生的想法……?”


        

吴小妹慢慢点了点头,“大长公主意外之死,一直令思敏内疚……她时常念叨,对不起哥哥、对不起大长公主。”


        

“不,这不可能,她是王侧妃,她还有我,还有儿子……这不可能!”吴争心有些乱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当初一言不发,离开应天府,没有好好抚慰周思敏,是一种极大的错误。


        

吴争当时下意识里,将周思敏当成是一个参与政变之人,而没有将她视为自己的家人。


        

可事实上,周思敏才二十一岁,比吴争还小几岁。


        

这样的心理压力,非常人所能抗。


        

吴争热泪涌出,大吼出声。


        

吴小妹看着吴争,轻轻叹息道:“哥哥或许不知道,你将思敏留在应天府,或许是为了她好,免得再与杭州府中那些……牵连上,但哥哥可曾想过,思敏是个母亲,你将她和孩子分隔开来,岂不是在告诉她,她可能要被……!”


        

吴争惊愕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因此次追随朱媺娖发动政变,而要将周思敏弃之不理,更没有想过要孩子不认她这个母亲。


        

吴小妹眼中慢慢有了泪影,“思敏本就伤心……一旦有人与她说,她的作为已经影响到狄儿册立世子之位……想来任何一个母亲都会……!”


        

大声嘶吼的吴争,突然安静了下来,盯着吴小妹问道,“你刚刚说……有人与她说?谁?”


        

吴小妹摇摇头道:“我不知道……真不知道!”


        

“那你怎会……?”


        

“是思敏轻生前夜……她与我说话时,说起,哥哥可能会因为她的过错,怪罪于狄儿,不册立狄儿……问我是不是只要她死了,狄儿是哥哥的骨肉,自然不会再有影响了……我当时听傻了,还劝她许久……她当时也听劝了……还与我笑了……可,可没想……!”


        

吴小妹也痛哭起来。


        

吴争却沉默下来了,只是,他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因为吴争敏锐地意识到,有人在故意掐灭,周世敏最后一丝人世间的牵挂。


        

经历了六七年的尔虞我诈,如果到今日吴争还没熟稔这种伎俩,恐怕早被人卖了。


        

于是吴争吸了口气,收拾起心绪,对吴小妹道:“……爹记挂你了,回杭州去吧。”


        

吴小妹抿嘴,道:“哥哥回杭州吗?”


        

“不。”吴争摇摇头,“待我办妥思敏的后事,还得北上。”


        

“那我就在应天府待着……哪都不去。”


        

吴争疑惑地看了吴小妹一眼,想了想道:“随你……不过,别再惹事了。”


        

……。


        

周思敏自杀,这并无任何异议。


        

可为何自杀,让吴争心里打了个结。


        

虽然心中堵得慌,但既然不是他杀,吴争想要发泄心中愤怒,也无从下手。


        

当夜,吴争就在王府里召见了内阁诸臣。


        

“诸公想必都听说了吧?”


        

吴争神色平静,这让诸臣略松了口气,纷纷应听说了。


        

而且一个接一个地向吴争道贺,“臣等恭贺监国殿下兵不血刃,收复顺天府……!”。


        

吴争客套了几句,直接切入正题,“既然已经知晓,那就议议朝廷北迁之事吧……莫等三个月期到了,再争议朝廷在北还是在南。”


        

这话一出,几乎每个人都沉默了。


        

朝廷从应天府迁往顺天府,这可与当年从绍兴府迁往应天府,完全不同。


        

不用说内阁这几员大臣,就算是整个朝堂,八、九成的大臣,皆是江南籍。


        

北迁,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


        

冒襄首先没忍住,“回监国殿下话,臣以为,太祖定都顺天府,当时是为了防范后金,可如今满清已经被我北伐军重新赶至关外,且实力已经大损,以臣看来,数十年内难以恢复元气……如此一来,我朝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发展生产、恢复元气,同时,根治沿海倭患,予民安居乐业才是。”


        

这话引得所有在场之人心中共鸣。


        

王翊上前道:“臣附议。冒大人所言在理……我朝虽名义上延续前明,可正如殿下所说,此明非明,是为汉明……既然已非朱明,又何须还都顺天府……况且,殿下的根基在南,若是还都顺天府,怕是江南……人心不稳哪!”


        

刚入阁没多久的徐孚远也附和道:“如今江南诸府的赋税,已是前朝二倍,究其根本,还是为商税,尤其是殿下治下杭州府,已为对外商贸重镇,可若是还都顺天府,怕是会极大影响到番商来埠……番商海船船队皆会前往天津卫,如此一来,南商必定心中不满……还请殿下三思!”


        

除了沉默的,但凡开口的,皆反对还都顺天府。


        

吴争扫了一眼,目光停在了一直缩在后面不吭声的马士英,“老马,你啥意思……反对还是赞成?”


        

马士英被点了名,不得不从人缝里挤了出来。


        

“回王爷话,臣其实觉得……新朝得有新气象,应天府亦是前朝南都,是该换个地了。”


        

这话一出,引来众人激愤,纷纷指责马士英谗言惑主。


        

道理很简单,这都城是可以随意换的吗?


        

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时间?


 新书推荐: 谁给大明续命了?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