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汉明 > 第二千三十八章 莫执念去了按察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建兴三年,九月初九。


        

这是个万事皆宜的好日子。


        

被吴争临时调往山西的陈胜锐士营,配合沈致远的一万八千枪骑,和钱翘恭所率风雷骑所组成的骑兵主力,在山西镇以西,青岚山北侧,全歼了受命向京畿方向进军的吴三桂主力骑兵。


        

此战完美地演绎了热兵器对骑兵的绝对碾压。


        

虽然不能象后世咸阳战役,彭老总用百挺机枪击溃八万骑兵的经典。


        

但由于有备,锐士营调集了六百架枪车,就算是射速不及后世机枪,故障率也高,但六百架的基数放在那,加上直瞄野战炮的参战,敌骑几乎是被彻底碾压。


        

按奉命返回徐州的陈胜禀报,敌骑根本无法逾越伏击点前一里,当时被射杀在一里之外的敌骑尸骸,垒得有一人高。


        

九月十五,闻知吴三桂主力骑兵被北伐军歼灭的消息,李定国果断对盘琚于西安府的吴三桂,发起了总攻。


        

虽然没有立即攻克,双方已经激战了数天,但吴争知道,吴三桂势力覆灭的日子不远矣。


        

就算吴三桂能守住西安府,可那又如何?


        

只要李定国招揽成功,随着陕甘方向的大顺军残部,与大西军东西夹击,吴三桂就如同瓮中之鳖了。


        

看着墙上地图上,七八个指向顺天府的红箭头,吴争知道,一切该是结束的时候了。


        

新朝,要有新气象!


        

“传令。”吴争转身,对黄昌平道,“王一林水师即刻南返,封锁钱塘江口……令施琅水师封锁长江航道,只许民船南返,不许北上……。”


        

看着黄昌平离去,李颙几次欲言又止,可最后,他还是没忍住,小心翼翼地道,“殿下……杭州府之乱,根……在城中啊!”


        

吴争慢慢回过头来,看着李颙,脸色有些古怪,“孤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既然朝廷有律法,又何必以莫须有之罪名呢?”


        

李颙脸色有些黯然,“殿下说得是……只可惜,代价太大了……太多不该死的人都死了,或许还有很多不该死的人会死……殿下,值得吗?”


        

“值得!”吴争看着墙上那张偌大的地图,“河山即将一统,为了华夏民族的长治久安,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李颙随着吴争的目光,看着地图,他的脸色慢慢激动起来,“若殿下所言……果真,是值得的!”


        

……。


        

查江南商会。


        

这就是一道枷锁。


        

听起来,杀伤力不大,可实际上,足以震动整个天下。


        

江南商会发展至今,股本金已超过二万万两,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打个比方,如今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再加小半个湖广,加起来岁入是二千多万两。


        

这四个多地,按崇祯年间的岁入比例,占了全国五成多赋税。


        

这还不算因吴争的“疯狂加杠杆”,虚胀出的新城土地市值。


        

也就是说,一个江南商会的股本金,相当于此时全国六、七年的岁入。


        

而与商会直接相关的人,得以百万计,间接的就很难统计了。


        

这不是普通的一个“大”字能形容的,说它是一头巨兽,一点都不夸张。


        

如果吴争想以商立国,或许可以进行引导,慢慢地潜移默化。


        

但吴争不认为以商立国对华夏有益。


        

虽然说“无商不奸”过于偏激了,但商人的天性是逐利,天下之事,许多时候非“唯利”可以完全解决,很多时候,需要主动去亏本、去牺牲。


        

商人做不到!


        

文人能做到么?


        

文人亦做不到!


        

虽然相较于商人而言,文人治国更合适,但历朝历代的党争,皆由文人而起。


        

最重要的是,十年寒窗苦读,目的就是为了做官,除了圣贤书,读书人唯一可以自豪的是,可用脍炙人口的美文青史留名、用惊世骇俗的艳词撩妹。


        

除了这些,恐怕最为与人共鸣的就是“手无缚鸡之力”和“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学不能致用,是最大的弊端。


        

象王阳明心学,虽也提倡知行合一,但能学到什么,又能做什么?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后面还有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两千多年来独尊孔孟的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历代帝皇为了巩固皇权,皆将孔孟尊为不可悖逆之圣人。


        

他们的传人,也就只能做官了。


        

在吴争心中,读书人有一种职业最合适,幕僚、参议,亦或者是师爷。


        

所以,吴争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不是说要打压读书人,或者说将读书人从朝堂上撵出去。


        

吴争已经在着手培养一批无产阶级了。


        

江南资本的萌芽早在明朝建立时出现,要壮大它,但不是任由它胡来。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是可以绝大发展生产力的,这一点勿容置疑。


        

短短七年时间,江南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是吴争亲力亲为或者放纵的结果,而是资本发展、吞噬、自我壮大的结果。


        

吴争感受到了这种无形的威胁,得将这只巨兽关入笼中,该是时候了!


        

可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何况是正当“青春”的江南商会。


        

它会反抗,会反击,甚至反噬一手将它养大的主人。


        

……。


        

杭州城,按察司衙门前。


        

一乘八人抬的奢华的正红色软轿停了下来。


        

二十多名服装统一的侍从,迅速上前,将按察司衙门门前衙差挡在了身后。


        

这架势,确实够牛X了。


        

四名跟随在轿子后面的美婢,迅速上前。


        

两名美婢从轿子后侧取出一张包裹着紫缎的长凳,安放在轿子前。


        

另外两名美婢,一个俯身于长凳之上,另一个,掀开轿帘。


        

一只刺绣着虎头的黑色软靴,露出轿门。


        

在场之人,个个低头垂眉,作恭敬状。


        

在按察司衙门前,能这般捧场的,全杭州城,不,整个江南,恐怕就一人了,那就是莫执念。


        

莫家经商数代,在江南极负盛名,捧场向来大,咸人闻知。


        

但象这样无视官府威严的骚操作,确实是少见了的。


        

倒不是说,莫执念因吴争不在,才敢这样。


        

其实不然,就算吴争在杭州,莫执念亦是如此。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