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 324【日暮西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十二年,十月。


        

赵瀚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坐船接收福州,一路南下接收汀州。有负隅顽抗者,悉数剿灭,投降或逃跑的官员,数量几乎各占一半。


        

这些年,福建爆发十多次起义,又兼屡次遭遇旱灾,无论士绅官民都不想打仗了。


        

四个字:人心思定。


        

江西刚刚收获的秋粮,运了不少去福建赈灾。湖南的粮食,则大量运去江浙一带出售。赵瀚治下的几省地盘,这次终于能够休养生息。


        

北方却更加混乱。


        

勋阳、襄阳的官兵,已经断饷半年之久,平时吃喝全靠洗劫百姓。


        

巡抚王鳌永请求拨发军饷,总计白银十多万两。如果朝廷没钱,请求发放盐引,招商支卖盐引来抵扣军资。


        

崇祯答应了。


        

其余各路官军,也用盐引抵扣,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兑现。


        

一时间,盐引超发,迅速贬值。


        

徽商、秦商和晋商损失惨重,为了平息商贾怨怒,两淮巡盐御史加强盐场管理。


        

如此做法,商人倒是高兴了,却把盐枭和灶户逼反。


        

特别是烧盐的灶户,如果不造反,只剩下死路一条,因为他们全靠卖私盐活命。


        

盐枭郑国凤聚众起兵,两淮灶户群相呼应,杀死各盐场的场监,旬月间拥兵三万余,占领如皋、海门、泰兴、通州(南通)四县。


        

盐商们炸了。


        

徽州盐商和山陕盐商,以前互相打出狗脑子,这次联合起来出钱募兵,协助地方官去镇压盐枭起义。


        

徽商更是不断写信,请求赵天王出兵,赶紧把两淮地区拿下。


        

赵瀚置若罔闻,一直按兵不动,等明年夏收之后再说。


        

两淮打得热闹,湖北被张献忠占了四府之地。


        

“曹操”罗汝才,本来跟着张献忠混,前段时间两人闹翻。起因是张献忠徇私,把地盘都给干儿子和部将,罗汝才忙活半天只有两县之地。


        

罗汝才率军西奔大别山,拿下商城、固始、光州、光山、息县、罗山等县。


        

这个举动,把河南官兵吓坏了,他们正在围剿李自成,罗汝才突然在背后疯狂发育。


        

……


        

新郑。


        

“咳咳咳!”


        

杨嗣昌连声咳嗽,咳得直不起腰杆,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


        

这个大明最有权势的文官,此刻已经须发皆白。相比去年的精力充沛,仿佛已经老去二十岁,脸上不知何时布满了皱纹。


        

洛阳城高池深,李自成打不下来,随着宣大边军南下,闯王再次被撵着跑。


        

什么屯田,什么建制,这些政策都没法搞,他只能继续当流寇。


        

李自成艰难,杨嗣昌同样艰难,各路军队都在闹饷。


        

“报!”


        

“虎大威、猛如虎、左良玉,联手袭破贼营,斩敌五千余,闯贼遁往鄢陵!”


        

杨嗣昌激动得站起来,脸色带着病态红晕,连连说:“好,好,打得好,令各路军将报功上来。”


        

“咳咳咳咳咳!”


        

杨嗣昌再次咳嗽,咳了一手鲜血,他偷偷擦掉血迹,不敢让任何人看见。


        

翌日,各方战功报上,杨嗣昌拟定报捷文书,立即派人发往北京那边。


        

朝廷已经没钱赏功,杨嗣昌只能请爵,请求把虎大威、猛如虎、左良玉全部封为伯爵,其余将领也都封妻荫子。


        

如果不这么干,他没法指挥军队,朝廷欠饷太严重了。


        

“督师,有太监来了!”


        

报捷文书刚送出去,突然有太监来新郑宣旨。


        

这份圣旨并不正式,太监屏退左右,对杨嗣昌说:“杨阁老,陛下问你,什么时候能剿灭闯贼?”


        

“前些天刚大胜一场。”杨嗣昌回答。


        

太监叹气道:“陛下命你快快剿贼,抽调精锐救援锦州!若是……半年之内不能平贼,陛下就要换一个人来督师。”


        

杨嗣昌都懒得辩说,有气无力道:“定然竭尽全力。”


        

军中财货已然不多,杨嗣昌取来五百两,赠与太监做孝敬银子,又反复解释自己也没钱。


        

太监春风拂面,离开军营就冷笑:“这杨阁老恁地小气,五百两打发叫花子呢?”


        

杨嗣昌身心疲惫,碍于皇帝命令,只能让各部加速包围李自成。


        

李自成不断向南转移,意图与罗汝才合兵。


        

至十一月,李、罗合兵息县,拥众将近二十万人。


        

双方在一个叫铜钟店的小镇对峙,互相进行小规模试探,谁都不敢擅自发起进攻。


        

对峙半月,李自成、罗汝才突然夜里拔营而走。


        

杨国柱、王朴、左良玉认为是诱敌之计,下令不要追击。猛如虎、虎大威却带兵追赶,认为这是破敌良机。


        

杨嗣昌坐镇帅帐,难以制止追敌行为。他怕猛虎二将中了埋伏,于是让杨国柱、王朴、左良玉一起追敌,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三人不敢违抗命令,但又不愿追进山中,行军几里路便停下,派出哨探去打听情况。


        

猛如虎、虎大威已经杀疯了,一头追进山区,十多万流寇四散而逃,崩溃得漫山遍野都是。


        

左良玉半夜得到胜利消息,哪里舍得这个机会?立即带兵追来,打算趁机捞一笔战功。


        

“杀灭左贼!”


        

左良玉进山之时,已经天色微亮,屁股后面突然杀出一队骑兵。


        

却是李自成、罗汝才心狠手辣,把自家十多万步兵当诱饵,任由官兵追杀驱赶,各自带着精锐老营远远埋伏。


        

四千多流寇老营骑兵,在晨光之中冲出,朝着行军半宿的左良玉杀去。


        

“快撤!”


        

左良玉惊骇莫名,以为进山的猛如虎、虎大威已经战败,还没接敌就带着家丁骑马开溜。


        

这次突袭,左良玉麾下步兵尽丧。


        

李自成、罗汝才追杀一阵,很快进山继续作战。


        

十多万流寇四散而逃,猛如虎、虎大威已经追疯了。追起来根本收不住,麾下将士到处杀贼抢财货,两人身边只有家丁骑兵还在。


        

李自成、罗汝才进山之后,带着四千多老营骑兵,见到分散的官军就冲杀。


        

一路杀过,跟随溃逃的官兵,很快就找到虎大威的家丁亲卫。


        

又是骑兵对决,四千多对阵一千多,前者还是突然杀出。


        

虎大威哪里敢战?当即选择逃跑。


        

追杀至中午,双方皆人困马乏。虎大威马失前蹄,猛然坠地,被罗汝才冲来一刀砍死。


        

至于猛如虎的军队,正在山中运输财货,还押解着一千多俘虏。


        

“虎大威已死!”


        

罗汝才用长枪举着虎大威的头颅,李自成让人高举虎大威的旗帜,并且命令骑兵一起高喊。


        

猛如虎回头一看,头颅没看清楚,旗帜却正是虎大威的将旗。


        

“撤!”


        

猛如虎不敢恋战,扔下步卒,带着家丁骑兵就跑。


        

这一战,李自成、罗汝才的步卒,大概跑散了六七万人,而且被官兵斩杀数千。


        

但是官兵这边,左良玉、猛如虎的步卒尽丧,虎大威直接被歼灭。


        

只论损失的军队数量,李自成、罗汝才肯定输了,但他们其实打了个大胜仗。


        

别看有十多万流寇,但步卒大都属于消耗品。两人的精锐部队,加起来也就四千多骑兵,另有几千老营步卒,带着家属在防守息县县城。


        

帅帐。


        

接到军报的杨嗣昌,颓然坐下,双眼无神看着前方。


        

单看双方战斗力,官兵是不可能输的。


        

“怎么会败呢?”杨嗣昌怎么也想不通。


        

连续几份塘报发来,各路将领互相指责,无非是轻敌冒进、畏敌不前这种说辞。


        

杨国柱、王朴的兵马,直到现在还没打仗,他们猜到有问题,于是选择按兵不动。


        

虎大威、猛如虎最先追敌,追得完全丧失建制。


        

左良玉先是不敢追,听到大胜又去追,被杀个措手不及。


        

官军的几路人马,完全在各自为战,根本没有拧成一股绳。


        

“噗!”


        

杨嗣昌一口老血喷出,当场昏倒在军营。


        

……


        

北京。


        

崇祯如遭雷击,不可置信道:“杨阁老病逝了?”


        

“陛下,这是杨阁老的遗信。”


        

崇祯双手颤抖,仔细阅读遗书。


        

杨嗣昌先是自责,说自己有负皇恩。又说明此次战败的原因,皆因将领不听军令所致,一起追或者都不追,就不会出现如此大败。


        

最后,杨嗣昌推荐陈新甲做兵部尚书。


        

崇祯放下杨嗣昌的遗书,强忍着没有哭出来,他知道大明彻底没救了。


        

赵瀚占据江南,属于致命一击,朝廷只剩两淮盐税可用。


        

而今,盐枭和灶户起义,导致朝廷连盐税都没法收,盐引已经变成一张废纸。


        

朝廷没钱了,京城正在闹米荒,米价已经涨到五两银子一石。


        

便是北京城内,都开始有百姓缺粮饿死!


        

鞑子正在围困锦州,李自成、罗汝才肆虐河南,张献忠在湖北疯狂扩张。山东漕军起义刚按下去,两淮盐枭灶户又在造反。


        

对了,四川也有起义军,而且已经出现十多股,秦良玉正在四川奔走平叛。


        

由于饥荒严重,北直隶百姓起义,蓟镇官兵正在镇压。


        

崇祯已经陷入绝境,辽东那边没法救援,他连大军的开拔费都凑不出来。


        

祖大寿那些辽东将领,只能自己慢慢守城,等到断粮之日肯定投降。援兵是等不到的,最多让洪承畴带着蓟镇兵去救,而且还得先把北直隶起义军先平了再说。


        

崇祯把儿女都叫来,难得吃一顿好的。


        

他看着这些儿女,实在不忍心,突然想起王调鼎的传话。


        

把儿女送去南方?


        

崇祯前后派了几拨锦衣卫去南边,知道赵瀚有“仁善”之名。不管是真仁善,还是假仁善,终归要顾及名声,或许不会对皇室痛下杀手。


        

把事情想通了,崇祯又犹豫不定,若把儿女送去南边,大明皇室颜面何存?


        

(抱歉,看漏了一个盟主,感谢Readerk的盟主打赏。)


        

(先缓缓,今天只有两更。)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