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三百章 长进了(打滚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就是正月初五。


        

舒舒跟九阿哥都闲着,夫妻两个就打算去百望山庄子看看。


        

邢海夫妇已经去了云南,现下庄头是小榆的哥哥。


        

这边供应着皇子府的家禽跟生猪,明年春天还打算种玉米跟土豆,所以夫妻两个打算过去瞧瞧。


        

两人也没声张,跟伯夫人说了后,就带了十来号人,去了庄子上。


        

庄子上年节的气氛更浓些。


        

这几年庄子上养着牛,可以给佃户使,还有养鸡、养鹅、养猪、养羊的差事,每家每户除了种地,还有其他差事,日子过的都不差。


        

小孩子就穿着新衣裳,戴着新帽子,在庄子口的冰面上打冰尜玩。


        

眼见着朱轮马车来了,旁边还有不少骑马的护卫,小孩子们一哄而散。


        

“贵人来了,贵人来了……”


        

四下里报信去了。


        

这庄子是皇子福晋的,庄子上的人都晓得。


        

前两年舒舒跟九阿哥也来过几次了。


        

等到马车到了庄子口停下,庄头吴峰就小跑着过来了。


        

“福晋,九爷……”


        

吴峰忙打千请安。


        

正月初一的时候,他已经进城,随着其他外管事一起给舒舒拜过年,今天就不用拜年了。


        

舒舒抬手道:“吴管事起吧。”


        

邢海一家搬走,邢家的院子,就给了吴峰住了。


        

舒舒跟九阿哥没有进院子,直接去院子旁边新盖的鸡舍去了。


        

是去年秋天盖的,前后两排,每排七间屋子。


        

都是用了地龙跟火墙,所以在里头养鸡,不耽误下蛋。


        

“还有两只母鸡抱窝,孵出十几个鸡崽来,正想着元宵节送鸡蛋的时候孝敬小主子。”


        

吴管事道。


        

舒舒想起小鸡孵化问题,要求的就是温度。


        

冬日能孵化,这鸡舍温度不低。


        

可是只等着母鸡孵化,也有些慢。


        

她心里有了想法,不过眼下养鸡的数量有限,不着急。


        

一行人就进了鸡舍。


        

屋子里的鸡不是散养的,而是都在竹笼子中,如此叠在木架上,就是好几层。


        

屋子里味道浑浊,这是没法子之事,可是入目还算干净,可见大过年的,也安排人清扫了,不错的样子。


        

单隔出来的一间小屋中,就是放养的鸡。


        

两只老母鸡“咯咯哒”的叫着,一鸡带了一群小鸡,踱着方步,吃着谷子。


        

舒舒惊呆了。


        

五颜六色的小鸡。


        

黑色、棕色、铁锈色、偏橙色、红色、白色与黄色。


        

万万没想到。


        

这又是她的知识盲区了。


        

她一直以为小鸡都是黄色的,退掉乳毛毛后再变成各种颜色的鸡。


        

九阿哥也是第一次看鸡雏,看着也新奇,道:“怎么跟小肥鸟似的?”


        

他觉得白色、黄色的好,看着干净,通体一个色儿。


        

他就吩咐吴管事道:“这几只装上,爷跟福晋一会儿带回去。”


        

吴管事应了。


        

屋子里味道大,舒舒跟九阿哥看了一圈,就出来说话。


        

“鸡蛋、鹅蛋存了多少了?”


        

舒舒问道。


        

上回庄子里往皇子府送鸡蛋、鹅蛋还是腊月二十八的时候,这也七、八天了。


        

吴管事没有直接说,而是将两人引到另一个单间,道:“都存在这里,有两缸鸡蛋,半缸鹅蛋……”


        

都是四尺高、直径三尺的大缸,里面是谷糠。


        

谷糠里是一层层的鸡蛋。


        

舒舒道:“叫人装筐吧,一会儿一并带回去……”


        

说着,她想了想,说了鸡蛋跟鹅蛋的规格。


        

大概多少只装一份。


        

吴管事请两人去家里奉茶,叫下头人安排人手装鸡蛋、鹅蛋。


        

九阿哥想着旁边的百望山,跟舒舒道:“竹子都有耐寒的品种,京城可以种植,那茶树呢?”


        

舒舒道:“茶树喜温怕冷,应该过不了冬,爷别惦记了。”


        

现下还是小冰河的尾巴,京城比几百年后的京城冷的多,除非是大棚里做小型的观赏茶树,那也没有什么意义。


        

吴嫂子进来奉茶。


        

这也是舒舒早年放出去的大丫头,见到小主子很是欢喜。


        

舒舒打量她两眼,道:“瞧着气色不错,大夫怎么说?”


        

吴嫂子前几年接连生产,有些气血两亏,舒舒开府后晓得此事,就叫小榆带了一包高丽参、一包阿胶给她。


        

瞧着现下的模样,看着不算健壮,可是跟常人也不差什么了。


        

吴嫂子感激道:“谢谢福晋恩典,大夫说再补一个冬天就差不多了。”


        

舒舒道:“那就好,我这边的差事都是轮着来的,你们在庄子上安生养几年,吴管事那里,我会有其他安排。”


        

吴嫂子老实应了,又叫了四个孩子过来给舒舒磕头。


        

大的八、九岁,小的三、四岁。


        

相当于五、六年之内生育了四次,怪不得之前坏了身子。


        

舒舒示意白果给了荷包,将四个孩子也留心看了一遍。


        

父母都是眉眼清正的,四个孩子看着也都不错。


        

按照现下的用人标准,像吴家这样的户下人口比包衣人口使唤的更忠心。


        

她就对吴嫂子道:“大的上学了么?附近有私塾没有?”


        

吴嫂子摇头道:“奴才胡乱教着认字跟记账。”


        

舒舒皱眉道:“那怎么行?那不是耽搁了……”


        

说到这里,她看着吴管事道:“打听打听附近的村子,有没有人品信得过的老童生,聘过来坐馆,庄子里的孩子六岁以上,都上学去,女孩子也上一年,要认了三百千,往后庄子上用人也方便……”


        

吴管事应了。


        

舒舒很喜欢他祖母吴嬷嬷的为人行事,问道:“老嬷嬷七十多了,身子可还康健?”


        

那是觉罗氏的乳母,在舒舒大婚之前曾经言传身教些闺中事。


        

吴管事道:“好着呢,过年还入府给夫人跟大人拜年了,耳不聋、眼不花,头发比奴才娘的头发都密。”


        

舒舒就指了几个孩子道:“多叫孩子们孝敬老嬷嬷,学学老嬷嬷的行事,过几年府里要给阿哥、格格选身边人。”


        

吴管事带了激动道:“福晋放心,奴才一定请祖母好好教导这几个猴崽子。”


        

舒舒点头,又问了问猪那边的状况,那个没法子在屋子里养,就要等着开春才能繁育。


        

少一时,鸡舍那边的鸡蛋装好了,装了车。


        

舒舒跟九阿哥就离了庄子。


        

九阿哥沉吟道:“不能老咱们供鸡蛋,亏了,没法算钱,可是老白给也不行,爷找时间禀告汗阿玛一声,在西花园西边也盖个鸡舍,专门养鸡……”


        

要不然冬天的话,宫里的鸡蛋供应就停了。


        

十月开始到二月,五个月没有鸡蛋吃。


        

本来冬天菜就少,少了鸡蛋,更是可怜。


        

舒舒道:“爷禀过御前就好,到底是御园周边,圣驾所在,谁晓得犯不犯忌讳?”


        

九阿哥点头道:“爷晓得,公事公办,又不是为了咱们自己个儿。”


        

舒舒想起去年九阿哥往宫里例菜加野菜之事了,道:“爷这样七零八碎的加着,等到过几年,丰生他们入宫读书了,阿哥所的供应也不会现下这样简薄了。”


        

九阿哥听了,来劲了,道:“那爷下午过去御前,正好可以问一句皇孙读书之事。”


        

今年入上书房读书的皇孙,除了弘晖跟弘曙之外,还有毓庆宫三阿哥。


        

想到这个,九阿哥道:“正好有理由问汗阿玛三哥家小二上学之事了,毓庆宫三个庶子都上学了,没道理三哥的嫡次子反倒不能了。”


        

这都是为阿克丹读书做铺陈,舒舒自然不反对。


        

夫妻两个回了阿哥所。


        

何玉柱跟孙金两个,则是奉命往各处送鸡蛋。


        

畅春园鸡蛋一百、鹅蛋三十枚。


        

北花园鸡蛋八十、鹅蛋二十枚。


        

讨源书屋鸡蛋六十、鹅蛋十枚。


        

阿哥所成亲阿哥与温宪公主处鸡蛋五十、鹅蛋八枚,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处鸡蛋三十、鹅蛋六枚。


        

荷池四所小阿哥处,按照人头,每人鸡蛋二十、鹅蛋四枚。


        

因七福晋提过要鸡蛋,另给七福晋加了五十枚。


        

过年不能动刀,也不宜煎炒烹炸,可是蒸菜是无碍的。


        

午饭的时候,舒舒跟九阿哥就吃着鸡蛋羹。


        

不止他们这里,各处阿哥所,也吃上了荷包蛋或鸡蛋羹。


        

除了下头小的,上面兄嫂哪里好占便宜呢?


        

下晌的时候,也陆续打发人回礼过来。


        

多是干果鲜果之类的。


        

清溪书屋,康熙也发现了年菜之外的新菜。


        

关键是这不是分例里的。


        

他望向梁九功,道:“九阿哥孝敬的?”


        

去年夏天的时候,九阿哥孝敬了不少回。


        

那阵子鸡蛋的菜,他都不爱吃了。


        

梁九功点头道:“头午送来的,听园膳房总管说,足足一大筐,一百枚,还有三十个鹅蛋!除了御前,膳房还往宜主子处送了一盘蒸蛋。”


        

有洞子菜的例子在前,康熙也就明白了。


        

这是差不多的道理,九阿哥在室内养鸡了。


        

他带了不赞成道:“为了口吃食,不知抛费多少去!”


        

梁九功道:“太后娘娘指定欢喜,素菜能多几样。”


        

康熙则是想到讨源书屋,正月的菜品单一,道:“各处都送了,讨源书屋那边呢?”


        

梁九功道:“送完这边跟北花园,就去的讨源书屋,其他阿哥处也都送到了,连带着今儿新入园的两位皇孙阿哥都没拉下。”


        

康熙听了,很是满意。


        

大了一岁,长进了不少,就是该如此。


        

不管私下里远近亲疏如何,这种大面上的,还是当一视同仁才好……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