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选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怪不得三阿哥说出大事了。


        

七阿哥看完,将折子递给十阿哥。


        

十阿哥接过来看了,脸色也多了郑重。


        

家奴告主?


        

扯淡!


        

没有人指使才怪。


        

奴婢告主人,除非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否则不管告实还是告虚了,都要绞。


        

谁活得好好的,非要寻死?


        

一时之间,屋子里静寂无声。


        

三阿哥按耐住心下激动,小声问七阿哥道:“太子爷得罪谁了?”


        

打狗还要看主人,更不要说对付皇亲国戚。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七阿哥看了眼三阿哥,不言语。


        

三阿哥眼睛滴溜溜乱转。


        

老大?!


        

还是其他人?


        

他莫名有些心虚。


        

不会有人怀疑他吧?


        

咦?


        

他又望向十阿哥,难道是钮祜禄家的人揭开的此事?


        

十阿哥入值南书房,会不会让钮祜禄家支楞起来了?


        

十阿哥回望过来,道:“三哥瞧我做什么?”


        

三阿哥讪笑道:“就是寻思心裕胆子够大啊,直接虐杀户下人口三十余人,啧啧,除了开国那阵子,八旗还没有出过这样的案子!”


        

十阿哥这几年在九阿哥的念叨下,也是常看《大清律》跟《八旗疏例》的。


        

为了国家安定,大清入关以后律法严峻,不过那是对民人而言。


        

对于旗人,则是往宽松来,鲜少有大罪,株连的更少。


        

当年讷尔苏的伯父,杀伤人口,是旗属人口,是王府侍卫。


        

那不是寻常奴才,是旗人,还是朝廷官员。


        

无故砍杀,还有蔑视朝廷的嫌疑,才会重罚。


        

如今心裕这个案子里涉及的,则是赫舍里家的户下人口,是家奴,不是旗人。


        

不管是《大清律》,还是《八旗疏例》,主人杀奴婢,都是轻罚。


        

官员打死奴婢,只是罚俸;旗人故杀奴婢,只枷号,比杀牛马处置的还轻。


        

饶是如此,像赫舍里家一下子查出来这么多条人命,也让人侧目。


        

三十八年二月……


        

索额图阖家问罪之后,这像是灭口?


        

一时之间,十阿哥也猜不到到底是谁揭开此事。


        

三阿哥还在念叨着,道:“汗阿玛这两年越来越不喜欢闹腾,见了这折子怕是要恼了……”


        

这事情揭开,到时候重罚,伤了太子体面,赫舍里家也再无高爵;不重罚,心裕也没有什么免罚的功劳。


        

七阿哥吐了口气,晓得这是要起风了……


        

*


        

八贝勒府,书房。


        

安郡王打发管事过来了。


        

八阿哥也知晓了一等伯心裕被家奴告状之事。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是有人剑指太子?


        

还是赫舍里家内斗?


        

他看着那管事道:“王爷怎么说?”


        

那管事道:“王爷说,不知道哪边风动,估摸着是有人试探皇上……”


        

八阿哥心里“砰砰”直跳。


        

试探!


        

汗阿玛对太子的耐心,也差不多到头了吧?


        

自打三十八年之后,毓庆宫也沉寂下来。


        

没有了索额图上蹿下跳,外头说起太子,口碑有些逆转。


        

早先八旗勋贵提及太子爷,私下里都要说几句骄奢淫逸,如今却没有什么动静。


        

毕竟是皇上手把手教养出来的太子,真要挑大毛病,还真是挑不出来。


        

八阿哥就是被皇父冷待的,这几年看下来,太子的处境也比自己强不到哪里去。


        

储位要是不稳,大阿哥这个长子的份量,就要水涨船高……


        

一时之间,八阿哥生出愿景来。


        

皇父明年五十整寿,要知道太宗皇帝五十二就崩了……


        

等到郡王的管家离开,八阿哥就去了书桌后,给大阿哥写信。


        

信中自然不会提此事,他只是在信中问候了大阿哥近况,当成兄弟聊天。


        

他与大阿哥不是同胞兄弟,也跟同胞兄弟相差无几……


        

*


        

上书房里,五阿哥睡了个好觉。


        

等他醒过来,只觉得岁月静好。


        

今日的公文处理完了,几位阿哥正在喝茶,瞧瞧时间,大家也要散了。


        

五阿哥就道:“又是辛苦大家伙儿的一天,明天中午吃烤羊腿,卷着吃……”


        

三阿哥看了他一眼,羡慕他没心没肺的样子,道:“太平不了几日了……”


        

五阿哥好奇道:“汗阿玛叫咱们去接驾?”


        

这几年皇父出巡,就爱点儿子接驾。


        

去通州跟昌平都是好的,几十里,一天功夫;要是密云、怀柔,就要二百来里地。


        

三阿哥摇头,说了宗人府的案子。


        

五阿哥目瞪口呆,道:“三十多条人命,居然瞒了这些年……”


        

他是太后养大的,如今初一、十五也吃全素,听着涉及人命,对于心裕自是满心厌恶。


        

若是杀了一两个人,还能辩称是误杀,或者有其他缘故,这么多性命,除了残暴,再无其他理由。


        

“胆子太大了,汗阿玛可听不得这个……”


        

五阿哥继续念叨着:“就算不偿命,也没好了,这爵肯定要丢了。”


        

三阿哥眨眨眼道:“这爵位是索尼留下的,心裕革爵,可索尼还有其他儿孙在……”


        

索尼与国有功,若不是他两次拥立帝裔,皇位早就转支了。


        

索尼因辅国有功,在一等伯之上,又加授一等公,两个爵位一起世袭。


        

等到索尼薨了,一等公就幼子袭了,一等伯是五子袭了。


        

至于索尼的长子,则是因女儿是皇后加封承恩公。


        

按照八旗规矩,要是爵位是承爵人本人封的,因罪会除爵;要是爵位是父祖留下的,则是转支。


        

不管如何,赫舍里家要乱了。


        

空出来个一等伯,其他几房儿子都可以惦记惦记了……


        

*


        

京城到热河四百多里。


        

南书房处理好的折子,基本上一昼夜就能到热河。


        

因此,次日傍晚,康熙就看到了宗人府的折子。


        

他拿着折子看了半晌,没有批复,而是写了一个手谕,放在一个密折盒子里,上了锁,吩咐魏珠送出去。


        

这是写给宫里的赵昌的,命赵昌彻查此事,查的不单单是心裕虐杀下人案,还有那出首的户下人到底牵扯到哪一方。


        

到底是谁搅风搅雨?


        

会不会有人以为是他的安排?


        

已经到了用晚点的时候。


        

康熙却全无胃口。


        

他如今审视自己的儿子们,也担心儿子们疑心自己。


        

他抬头吩咐梁九功道:“传太子过来用膳。”


        

梁九功应声去了。


        

太子宫,太子刚用完晚点。


        

这几日北山狩猎两回,各有缴获,身上松快了,胃口也好了不少。


        

太子正犹豫着要不要叫上董鄂格格消食儿,就等来了梁九功。


        

太子抿了嘴,跟着梁九功出来。


        

早年皇父也常传他一起用膳,可是没有这样到了时辰现提溜人的。


        

就算是临吃饭想儿子,不是也应该赏菜么?


        

太子察觉到不对,却毫无头绪。


        

这会儿功夫,康熙心情已经平复下来。


        

太子请了安,看不出什么。


        

康熙叫太子在膳桌边坐了,看了眼膳桌,道:“今天有苏子饼,是你小时候爱吃的,朕想起你来……”


        

太子也跟着看向膳桌。


        

比象棋子大不了多少的苏子饼,是酥皮甜馅的。


        

小时候爱吃甜的,喜欢这个饽饽,现在大了,早不爱吃了。


        

若是早年,他就直言喜好,如今却是点头道:“倒是有阵子没吃了,谢汗阿玛恩典。”


        

康熙给太子夹了一枚苏子饼,自己也夹了一枚。


        

早不是旧日味道,别说太子觉得甜,就是康熙也觉得腻了。


        

晚点配的茶是大麦茶,康熙喝了大半碗,才去了口中甜腻,可是牙齿之间的饽饽渣子依旧是糊了半嘴,叫人不舒坦。


        

幸好膳桌上还有蒸饺跟什锦盒子两样咸饽饽,康熙接着吃了,去了之前的甜腻。


        

一顿饭,父子两人也就半刻钟的功夫,就放下了筷子。


        

等到膳桌撤下去,漱了口,康熙才将宗人府的折子,递给了太子,道:“瞧瞧……”


        

太子晓得这是今日这传膳的原由了,起身双手接了过来。


        

等到看清楚上面内容,太子讶然道:“会不会弄混了?”


        

心裕的弟弟,之前丢了一等公的赫舍里家六老爷法保,早年丢爵的原因就是懈怠差事,私下里骑射为乐……


        

康熙摇头道:“宗人府既递了折子上来,也是查有实证……”


        

不过朝廷问案,除了人证与物证,还是看口供。


        

心裕是皇亲国戚,否则也不会归宗人府管辖。


        

他的一等伯是超品,宗人府不能直接缉拿,需要先请旨……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