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奇快中文网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凭什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奇快中文网] http://www.x7k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到十七格格与十九阿哥也复种后,已经到了月底。


        

十月二十六,圣驾驻跸大兴,即将回銮。


        

九阿哥跟舒舒道:“爷要不要上折子告假?”


        

这些日子,舒舒的心起起伏伏的,九阿哥也一样。


        

北巡后刚养回来的那点肉,又都折腾没了。


        

九阿哥心里还憋着火。


        

能者多劳,也要分什么时候。


        

自家这里,两口子正提心吊胆的时候,皇父问也不问一句,直接将十七格格与十九阿哥送过来,也太给人添乱了。


        

这大半月,夫妻两人,就没有睡过踏实觉。


        

舒舒看着九阿哥也有些心疼,想着太医请平安脉也说九阿哥最近有些虚,就道:“那就歇一阵子也好,爷也好好补补。”


        

九阿哥想着随着圣驾回銮,自家这“封府”也要告一段落,就轻咳了一声,道:“有些不大好的消息,前阵子怕惊了你,爷没说……”


        

舒舒听了,变了脸色,道:“是阿玛、额涅那边?”


        

九阿哥忙摇头道:“不是家里的事儿,是旁人家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三哥家的大格格痘殇,苏努贝子府的十三格格也没了,这痘疫没完全过去,岳父、岳母那边也不好派帖子,小二成亲的日子也只能另择日子……”


        

舒舒听得目瞪口呆。


        

诚郡王府的大格格小时候是弱,可是都精心调理了好几年。


        

还有苏努贝子府的十三格格,都是及笄的岁数。


        

珠亮换了日子,这个倒是并不意外。


        

他是董鄂家长子,还是承爵人,婚礼肯定要大办的。


        

可是眼下挂白的人家太多,痘疫也没有过去,不宜聚会。


        

“三嫂要难受了……”


        

舒舒叹了口气,道。


        

这次痘疫虽来势汹汹,可是因皇家子嗣到了年岁多种痘,反而伤亡最少。


        

就是没有想到,轮上的是诚郡王府。


        

“不单丧女,还坐小月子了……”


        

九阿哥补充了一句,道:“这产育也太密,应该是之前身体就没有养好,快赶上大嫂了,大嫂当年五年生四女,坏了身体;三嫂这也是六年生四回……”


        

舒舒问起七福晋那边,那边也有个孱弱的小格格。


        

九阿哥道:“放心,都好好的,七哥也安排他们种痘了,就是初八那天。”


        

舒舒道:“回头爷当差了,在太医院打听打听,这回种痘的人家,有没有没熬过去的。”


        

早先的痘苗试验,人数并不多。


        

这次疫情出来,放出的痘苗数量应该不少。


        

这是不是能更好的验证牛痘的作用?


        

九阿哥点头道:“爷也想着这个呢,经过这一回,估计再也没有人敢心存侥幸,八旗幼儿估计都要种痘了,就是不知道,年岁大的,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世祖朝京城痘疫频繁,三五年就来一回。


        

不过查的也严,大多数是小疫。


        

像今年这样的大疫,上一回还是在康熙二十六年。


        

上上回,是康熙二十一年。


        

虽说熬过前头痘疫的老人,并不敢种痘苗,多是存了侥幸。


        

“八旗就死了三千多人,六十岁以上老人占了半数……”九阿哥道。


        

不过旁人的悲伤,听着并不能感同身受。


        

家里人平平安安,舒舒的心也就踏实下来。


        

九阿哥提及苏努贝子府,道:“按照规矩,小三跟十三格格换了庚帖,十三格格的后事,就有两种治法,一种是殡葬,一种是薄葬。”


        

舒舒听了一愣,道:“葬到董鄂家福地?”


        

十三格格已经及笄,不算殇了,两家的亲事也定了两三年,舒舒也见过这位未来弟媳妇。


        

对于她少年病故也同情,可总不能为了顾全死了的,就牺牲活人。


        

十三格格真要葬入董鄂家,那小三再说亲,就是继室。


        

谁家好好的女孩儿,乐意给人做继室的?


        

到时候就要从差一等的人家择亲。


        

九阿哥道:“要看两家怎么说了……”


        

*


        

大兴行宫。


        

康熙看着奉命来接驾的三阿哥,丝毫没有给好脸子。


        

三阿哥额头的汗都冒出来。


        

虽说早知道少不了一顿骂,可是临了临了还是叫人惶恐。


        

前几日看到请安折子上让他一个人到大兴接驾,三阿哥就有不好的预感。


        

这要是迎驾的皇子多了,当着弟弟们的面,汗阿玛会给自己留几分体面。


        

这单提溜出自己,哪里还有好?


        

康熙看出他的惶恐,心火更盛:“虎毒不食子,你也配做阿玛?!”


        

三阿哥不敢再站着,“噗通”一声跪了。


        

“是儿子混蛋,想的不周全……”


        

“哼!不周全?不是挺周全的,恭亲王怎么没找其他人借太医,怎么单找了你?这不都是你平日里周全有礼人缘好么?”康熙冷哼道。


        

三阿哥后背直发凉,不敢辩白,老实道:“儿子这几年爵位起起伏伏,前头还做了不少错事,成了笑话,生怕旁人看不起,也怕得罪人,就犯蠢了。”


        

康熙见他并没有巧言令色,脸色才稍好些。


        

“可见你不缺子嗣了,一次犯蠢,折了嫡长女,还折了你福晋肚子里的嫡血!”


        

事情过去大半月,可是三阿哥听到此事,还是难受得不行,哽咽道:“汗阿玛,儿子难受……”


        

见他这样,康熙并不生怜,反而生厌,道:“你难受?不是你放纵的,先除嫡女,再除嫡子,给你那宠妾的孩子腾地方!”


        

他想起了宫里早年殇了的皇子皇女。


        

有殇于痘症的。


        

那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如今也查不清了,更让人警醒。


        

三阿哥忙叩首,道:“汗阿玛,儿子不敢,儿子不是畜生!”


        

康熙瞪着三阿哥,道:“不管田氏是不是无辜,你的嫡长女确实是因田氏之女而殇,田氏不得请封侧福晋,所出之子,不必考封,所出之女,亦不许请封!”


        

三阿哥:“……”


        

“怎么?舍不得?”康熙越发恼了。


        

虽说这几年他查出几家后族不安分,可是包衣人家野心大的也不是一家两家。


        

本是他最信重外戚跟包衣,眼下成了他戒备的人。


        

不说宫里,只说太子跟诸皇子的后院,但凡生事,都是这些包衣挑头。


        

三阿哥摇头道:“没有,儿子就是心软,念着田氏是儿子头一个女人,平日里才没有好好管束。”


        

康熙见他听教训,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总想着稀里糊涂的糊弄,这是能糊弄过去的事么?”


        

他虽不喜三福晋无能,可是也受不了儿子真的宠妾灭妻。


        

尊卑不可逆。


        

就是没想到三阿哥这么肉,磨磨唧唧,事情过了半月,还没有给三福晋一个交代。


        

三阿哥说不出什么感觉。


        

或许,是感激。


        

要是他自己的话,还真是下不了这个决断。


        

只是这样的处罚,没有命令,只有口谕,那暂时要瞒着田氏。


        

总要等她生产后再告诉她。


        

要不然的话,这么重的惩处,田氏怕是受不住,孩子能不能平安生产都是两说。


        

至于三福晋,三阿哥既觉得愧疚,又忍不住迁怒。


        

要是三福晋自己能立起来,护住孩子,哪里有这痘殇之祸?


        

等到从御前退下来,三阿哥的后背都湿透了。


        

不过他心里也踏实了。


        

这没有一事二罚的。


        

算是翻篇了吧?


        

他吐了口气,去旁边的院子里找四阿哥。


        

四阿哥这里,正在抄经。


        

见三阿哥来了,四阿哥撂下笔。


        

三阿哥见他换了衣裳,书桌上摊开的是《地藏经》,道:“这是给谁抄的?”


        

四阿哥没有回答,只是看了三阿哥一眼。


        

三阿哥:“……”


        

三阿哥拉了椅子坐了,想起了来意,道:“太子爷呢?这是滞留德州?”


        

四阿哥道:“太子爷有恙,留在德州行宫休养,要陆路回京了。”


        

圣驾乘坐御舟巡河,要赶在冰冻之前回銮。


        

太子没有病愈,就留在德州休养。


        

三阿哥纳罕道:“太子爷到底什么病?正值盛年,怎么说病就病了?”


        

四阿哥斟酌着,道:“船头受了风寒,体弱引发的水土不服。”


        

实际上,还有其他原因。


        

那就是这次随扈,太子带了六个小太监跟四个宫女。


        

虽没有带女眷,可是太子显然也没有闲着。


        

四阿哥有些纳闷。


        

太子在毓庆宫里偶有放纵,可出门在外,何至于此?


        

太子好像有阳亢之兆……


        

四阿哥不敢多想。


        

三阿哥问了一句就放下,道:“那十三阿哥祭泰山是怎么回事?太子爷身体不舒坦,不是还有你么,怎么就轮到十三阿哥了?”


        

祭泰山,多荣耀之事。


        

三阿哥提及此事,都觉得发酸。


        

十三阿哥,一个序齿靠后的光头阿哥,凭什么?


        

换成了四阿哥,三阿哥反而更容易接受。


        

四阿哥道:“奉命而已,三哥不必多想。”


        

三阿哥轻哼一声道:“多想?是你想少了,你瞧瞧十三阿哥跟当年的老八有什么区别?在汗阿玛跟前露面,在宗亲面前体面,比当年的老八还会哄人,只是人无百日好……”


        

四阿哥不爱听这些,道:“三哥,那是弟弟,您就别跟着捧杀了……”


        

三阿哥摇头道:“有个老八在前头,你还不长记性,这个是弟弟,那个也是弟弟的,人家心里当咱们是哥哥么……”


 新书推荐: 割鹿记 南朝不殆录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剑走偏锋的大明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国家送媳妇?来一打,都收了 极品帝婿